我的母校当时叫咸宁师专,现名湖北科技学院。我于1998年9月转至中文系专升本班学习一年,初来乍到的我对这里的一切都觉得新奇,见到了以前未见到的山,听到了以前未听到的方言,更为美妙的是居然躺在床上就可闻到沁人心脾的桂花的芳香。
师专的桂花树,教学楼前,林荫道边,食堂前后,宿舍周围都可见到她的身影,或单独成株,或簇拥成片,花朵多为金黄,越是太阳大越是开得浓烈。于是我很惊讶问当地的同学,校园为什么这么多桂花树啊?同学骄傲地答道,我们咸宁是桂花之乡!自此,”桂花之乡”的名号就留在了我的记忆中,也觉得这里就是名副其实的桂花之乡了。
接着,就在桂花的芬芳中开始了我们的学业,先后聆听了万国庆老师讲当代文学,单长江老师讲三国水浒,张德胜老师讲足球美学,还有一位程姓年长老师讲民俗……或儒雅谦谦或声势激昂或昵语切切,偶有桂花芳香随风入窗,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熏陶和意境啊!
学习之余,我又感受到了老师的亲切随和。记得晚上,常有一位现代汉语老师,拿一把折扇,来到隔壁寝室和一位颇能下象棋的同学对弈,有时我也去观看,三五盘为限,师生对垒却尽显师生之谊,学生谦让老师宽容,边下边讨论仿佛是另一种课堂,尽兴,老师摇着扇子走了,学生一句”您慢走”上床睡觉,此时桂花送爽,让人觉得格外惬意。
同学的友爱也是令人无法忘怀的。开学时,我们从外地赶往师专已至晚上,来到师专门口正忐忑,早已有同学左老三侯着,询问是不是从孝感来的,然后帮忙搬行李至寝室安顿下。此后他作为班长常组织我们到桂花树旁聊天运动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有诸多照顾,至今也总想起他。……
转眼,1999年6月到了,我们毕业的时候又到了,照相聚餐办晚会,同学们相约以后一定要再回母校看看老师见见同学闻一闻桂花香……
可是,工作后才知道师生齐聚首已属不易,几度欲返终未能如愿,后来又探知老师们有的已经退休或调离,那时手机也不普及同学们离校后大都断了音信无法联系。毕业20年了,我只有在心里念着我的老师同学还有那里的桂花香了……
希望这位自称教育问题达人的老吴先把该校校史的演变搞明白后再来发表其它看法,咸宁解放前只有省立咸宁高中,简称咸高,解放初国家投巨资在咸宁县城西河桥好建新校址,即現保存的湖技学院城区校址的三楝红楼,五六年我考入该校改为咸宁一中,老校长魏星桥,直至文革,后国家拨款选地在隔河的西河桥头不远新建了又一个新的咸宁高中,文革后在老校长不懈努力下,在上级关怀下在咸宁一中老校址上筹建成了咸宁历史上第一所高校,简称咸宁师专,后又变成师院分院,后又改为咸宁学院,在上级党政支持下,后老校长再加努力合并了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校名仍称咸宁学院,只称城内校区,温泉校区,最后教育部审批改名为湖北科技学院,全国招生。在我们那代人心里根本就没听说过蒲圻师范学校,咸宁高级学校与湖北科技学院的建院史有半毛关系。建议发文要严谨,要调研,不能人云亦云忽悠读者,再有湖技院院史文章请调研老校长夫人王禾秀老老师。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10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