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兴是关羽之子,琅邪中華文化論壇中就有一文
小議:關羽之子
子,古人對孩子的統稱,男女皆可。走馬樓吳簡的戶籍簡,對戶主的孩子即分別稱為「子男」及「子女」。故此文並及關羽的兒子及女兒。
世傳關羽四子,三男一女。據傳統,依次為關平、關興、關銀屏及關索。
其中,四子關索,史書未見。然而在南宋徐夢莘編《三朝北盟會編》已經出現了「小關索李寶」;吳自牧的《夢梁錄》有號「賽關索」的角觝名手;周密的《武林舊事》更記有角觝藝人「張關索」、「賽關索」、「嚴關索」、「小關索」等。(注1)可見,早於宋代,民間已廣範流佈關索的傳說。可惜,除此以外,未有更多史料依據。因此,他的事蹟,一如隨諸葛南征、娶鮑三娘、王悅、王桃、花鬘等事,皆無史可據。
三女按民間傳說為關銀屏(近年某些遊戲稱之為關鳳),即兢兢有名的「虎女」,也就是孫權向關羽求姻的當事人。據云在戲曲段子及民間傳說中,最終嫁予李恢之子李遺。在李恢的本籍俞元,即有關三小姐墓,其墓碑中刻有「漢忠臣興亭侯子李蔚、壽亭侯女關氏三姐之墓」的銘文,立碑之日為宣統二年三月(注2)。從銘文可見,其不知李遺(有說李蔚即李遺)嗣爵,稱李恢爵號漢興亭侯為興亭侯、關羽的漢壽亭侯為壽亭侯,即知此墓不古。而且,立碑之時,即已不知關三少姐芳名。因此,可以推斷,關三小姐的名諱傳說,流傳不會早於晚清宣統年間。
關虎女最重要的歷史事蹟,當然就是乃父關羽拒絕孫權為其子所作的提親,並辱罵求姻的使者。《三國演義》據此所創作的一句「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便使三小姐「虎女」之名得以廣傳。關羽拒絕孫權的聯姻提案,除了政治上避免與孫權過於親近的考慮外,或許還有另一原因,即與劉備結為內親的可能。東漢人婚嫁的年歲頗早,女孩一般十四、五即可成家,走馬樓簡同樣有大量年輕少婦的紀錄。而政治婚姻的年紀則可以更低,如曹操嫁三個女兒與漢獻帝,就有小者待年於國的情況。當然,高門大族的女兒也可以待價而沽
次子關興,附關羽傳末,只知他「弱冠為侍中、中監軍,數歲卒」。那麼,可資推斷關興的活動時期,就只有「弱冠為侍中」一句。洪武雄先生的《蜀漢政治制度史考論》,則在監軍條,把關興的卒年繫於延熙年間(注3)。
據蔡質《漢儀》,侍中員額本為八人(注4),然而蜀漢二主,在建興年間以前可考的侍中員額,一直只有兩個。劉備世,侍中為廖立、馬良,《黃龍金露碑中》可見的侍中員額也是兩位。(注5)其中馬良死於夷陵之戰,史書未載有補缺。後主繼位,廖立遷為長水校尉。接替之人,只知其一,叫郭演長,亦即出師表中提到的郭攸之(注6)。第二個明確任侍中的人是費禕,上任之時已是建興三年秋以後。諸葛亮在建興五年上《出師表》的時候,郭攸之仍然在位。繼費褘之後任侍中的是董允;宗預則在諸葛亮死後遷侍中,其時董允一直在位,可見宗預應當是郭攸之的後任。因此,若按蜀漢的制度傳統,侍中之位只有在建興元年到建興三年秋之間,尚有一個員額未明人選。
另外,關興曾任中監軍。蜀漢可確知上任時間最早的中監軍,是鄧芝。本傳載其上任時間在「(諸葛)亮北住漢中,以芝為中監軍、揚武將軍」,亦即建興五年春以後;一直到建興十二年秋,諸葛亮死,升任前監軍、前將軍為止。繼鄧芝之後任中監軍的當是姜維,雖然維本傳載,其先任中監軍,諸葛亮死後為右監軍;然右監軍在中監軍下,且諸葛未死,鄧芝居位,故可知維本傳於此有誤。另據蔣琬傳,姜維於延熙六年為中監軍。而建興十三年到延熙六年間,可考的中監軍並無他人(注7)。
蜀漢的中軍監、護軍系統,當始設於建興元年。趙雲傳載其於是年出任中護軍,則中監軍一職,縱非建興元年即已設立,亦當相去不遠。又,據廢李平表,其中有大量監、護、典、參軍的職務,其時在建興九年八月前,可是關興不在其內。中監軍是諸監、護軍職務的牛耳,關興也不可能平白超遷出任。且本傳載關興得到「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若關興要出任要職,亦當在諸葛亮世。
從上可見,無論是侍中還是中監軍,在建興元年到建興三年秋之間,皆有一段空白的間隙,當有人選卻未知其名。並且,在此之後,侍中或中監軍任職,都有相當明確的記載,並無空缺。按劉禪登基始十七歲,諸葛亮為之挑選的顧問應對之臣,與後主年歲相仿亦屬合理。故幾可斷言,關興當於建興元年為侍中,並於相近的時間任中監軍;即當生於建安九年,死於建興五年或之前。洪氏的判斷,恐誤。
長子關平,演義把他寫作養子,為關定之後。然而在蜀書及蜀記之內,皆記關平為關羽親兒。清康熙年間,解州守朱旦(注8)聲稱掘出關羽祖墓的墓磚,並寫成《關侯祖墓碑記》,而馮景則憑此寫成另一篇《碑記》(注9)。據其所說,關平字坦之,生於漢靈帝光和元年(約公元178、179年間),死於獻帝建安二十四年末(約公元220年),即享年約四十一、二歲左右。然而,此說的來源頗有可疑;清代學者趙翼亦疑其事,並於其著作《陔餘叢考》卷三十五,關壯繆條有所論及(注10),此不贄。
既然關羽祖墓墓磚的內容不可靠,那麼關平年長的形象從何而來?最少在宋代的《三國志平話》中,關平即以成年男子的形像出現。可見關平年長,其來有此。這可能源於史料所記,一為關平與父同為孫權所殺,另一為《蜀記》載其父關羽對他說「豬嚙其足」之夢。這個與父出征跟父子談夢的來容,頗容易令人聯想到,關平必然是成年之人了吧。
那麼,關平果真為長子麼?這恐怕又未必。
在漢末,情況跟我們的聯想剛剛相反,隨父出征的,每有幼子。最著名的當然就是魏文帝曹丕,他在《典論》《自敍》中提到自己常隨父出征,在曹操宛城之敗時,僅止十歲(注11)。魏將夏侯淵,在敗死漢中定軍山之戰,其幼子夏侯榮,亦是以十三歲之稚齡從軍,並戰死(注12)。在江東,孫權以十五歲領兵;孫河之子孫韶,領兵時亦只是年僅十七。漢人滿十五歲就須立算賦,就算未及冠禮,都已經算作是「成人」。如此可見,關平的成人形像,或許值得再思考。
當劉備在建安十九年定蜀之後,雖然蜀中算不上十分安穩,且緊接著的建安二十年,就差點與孫權兵戎相見。曹操亦於是年下漢中,令到「蜀中一日數十驚,雖斬之而不能安」(注13)。可大體面言,蜀中為大後方基本已成定局。按當時習慣,方鎮諸將,一般都把家眷留在首府,這一來是接近權力中樞,保障自身家族的利益來源;同時,亦是一種送質的行為,以宣示對君主的忠誠。曹操都鄴,李典就自願把宗族三千餘家徙往魏郡。官渡之戰前,曹操迎獻帝都許,以滿寵為許令,「時曹洪宗室親貴,有賓客在界」,亦可見證這種立質於首府的行為。
質子的長幼雖似無特別規定,卻似越是年長越佳。公孫恭派往洛陽的任子,是公孫淵之兄公孫晃;曹丕想要孫權的任子是孫權的長子孫登;孫觀的任子更是獨子。也就是質子對邊將越重要,示忠的效用越高。
接上說,若關興生於建安九年,到建安二十四年末關羽戰死,關興還不到十六歲。若諸將的質子以長為佳,那麼,關平就很可能不是關興之兄,而是其弟,是個未成年人。關平無字,除了史籍失載外,也可能是他根本未到及冠之年。
另,興平是漢人的常用語,如《後漢書》郎顗傳「懇懇不已者,誠念朝廷欲致興平」;崔寔傳「德教者,興平之梁肉也」。同時又是漢末年號,而興平年間更是漢末最為動盪不安的時代之一。關羽是興平年間的過來人,為兩子取名「興、平」似也比「平、興」來得自然。關興的表字安國,也側面表達的這種欲至「安國、興平」的思路。
當然,這種以名字推敲的結論未必可靠,一如劉備為二子取名「封、禪」,就招來不少陰謀論。其實在五經通義中:「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 禪梁父,何?天命以為王,使理羣生,告太平於天,報羣神之功。」也不過就是一種「致太平、理群生」的願望。《後漢書》祭祀上封禪項威注與盧植注皆謂「封泰山,告太平,升中和之氣於天」。對經曆過漢末動亂的人,這種思路並不罕見。曹操的《對酒歌》中,就充滿了對「興平世」的憧憬(注14)。王粲在《登樓賦》中吟誦「冀王道之一平兮」也是基於這種希望。可見漢末、三國時代的人們,對這種太平世代的冀盼。
~~~~~~~~~~~~~~~~~~~~~~~~~~~~~~~~~~~~~~~~~~~~~~~~~~~~~~~~~~~~~~~~
(注1)劉逸生《三國小札》廣州出版社 1998 p.258
(注2)網上來源,連結多有,隨附一:澄江文史資料,关三小姐 Guan3.com – Home
(注3)氏著 p.414
(注4)《後漢書》百官志引蔡質《漢儀》
(注5)《黃龍甘露碑》殘文見《隸續》:安漢將军(下闋又五人)侍中臣(闋)【廖】立 侍中(下闋)尚書(下闋又闋四人)。廖立前闋五人,廖立後有侍中一闋姓名,以廖立名亞龐統的士名,前闋理應沒有任侍中之人
(注6)廖立傳:中郎郭演長,從人者耳,不足與經大事,而作侍中。又董允傳:攸之性素和順,備員而已;允傳引出師表:侍中郭攸之、費禕、侍郎董允等
(注7)任中監軍但任期不明的還有胡濟。董和傳裴注:「亮卒,為中典軍,統諸軍,封成陽亭侯,遷中監 軍前將軍,督漢中,假節領兗州刺史,至右驃騎將軍。」然而考慮到諸葛亮卒,始為中典軍,又胡濟名望,向不如姜維,故其出任中護軍,當在姜維之後
(注8)宋荦《筠廊偶筆》作解州守主朱旦,趙翼《陔餘叢考》作王朱旦,觀前文有「蒲州朱牧」,則為朱旦無疑,《陔餘叢考》或為傳抄之誤
(注9)清梁章钜梁恭辰著《楹聯叢話》卷之三 廟祀上,引宋荦《筠廊偶筆》云:
偶得蒲州朱牧所撰〈關侯祖墓碑〉,事奇而文不雅馴,以示吾友馮山公。山公走筆作記一篇,庶足與侯並不朽矣。記曰:「天之生聖賢也,必鍾祥於世德之家。故大孝尊親,咸思貽父母令名。予嘗慨漢壽亭侯生而忠貞,沒為明神,廟貌遍宇內,血食綿千古,而其祖若考名氏獨闕軼無考,侯在天之靈必有衋然隱痛者。予每遇河東博聞之士必周咨之,不可得。康熙十七年戊午,解州有常平士于昌者,讀書塔廟。塔廟,侯故居也。昌晝夢侯授以『易碑』二大字,驚而寤。見浚井者得巨磚碎之,磚上有字。昌急合讀,乃紀侯之祖考兩世諱字生卒甲子大略。循山而求,得墓道焉。遂奔告解州守主朱旦。朱旦作〈關侯祖墓碑記〉,記中載:『侯祖石磐公,諱審,字問之,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居解州常平村寶池里。公沖穆好道,以《易》、《春秋》訓其子,卒於桓帝永壽三年丁酉,享年六十八。子諱毅,字道遠。性至孝,父沒,廬墓三年。既免喪,於桓帝延熹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侯。侯長,娶胡氏,於靈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平。』其大略如此。昔趙宋時,劉廷翰官貴,當追封三代。少孤,其大父以上不皆逮事,忘其家諱。太宗為撰名,親書賜之,載在《宋史》,以為美談,亦以教孝也。而況侯之祖若考皆有名氏載壙石,章章可考,顧忍軼之哉。」
(注10)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五,關壯繆條:
又按宋牧仲《筠廓偶筆》載馮景所記解州斷碑一事,謂壯繆生辰,世皆以為五月十三日,不知乃其子平生日也。康熙十七年,解州常平村人於昌者,讀書塔廟,廟壯繆故居也。晝夢壯繆授以「易碑」二字,驚悟。適見浚井者得巨碑數段,昌合而讀之,乃記壯繆之祖考諱字生卒。遂奔告州守王朱旦,朱旦因據碑作記。侯祖石磐公,諱審,字問之,和帝永光二年庚寅生,居解州常平村寶池裏,卒於桓帝永壽三年丁酉,享年六十八。子諱毅,字道遠,桓帝三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侯。侯長娶胡氏,靈帝光和元年戊午月十三日生子平雲云。然則侯之生以六月二十四日也。亦見吳青壇《讀書質疑》。按東漢人尚無別號,今既名審字問之,則石磐乃別號,一可疑也。名審則字問之,名毅則字道遠,皆取《論語》、《中庸》之文。其時《中庸》雜在《禮記》中,何以兩代名字恰用《中庸》、《論語》二書?二可疑也。壯繆尚有子曰興,碑既載其兄,何不載其弟?三可疑也。壯繆沒後,子孫在蜀,解州故鄉尚屬魏、晉,此碑何時何人所立,並不附見。四可疑也。馮景所記,其信然耶否耶?姑存之以備一說。
(注11)《典論》《自敍》:余時年五歲。上以四方擾亂,教餘學射,六歲而知射。又教餘騎馬,八歲而知騎射矣。以時之多難,故每征,余常從。建安初,上南征荊州,至宛,張繡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從兄安民遇害。時餘年十歲,乘馬得脫。
(注12)夏侯淵傳裴注:漢中之敗,榮年十三,左右提之走,不肯,曰:『君親在難,焉所逃死!』乃奮劍而戰,遂沒陳。
(注13)《三國志》劉曄傳
(注14)曹操《對酒歌》
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 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禮讓,民無所爭訟。 三年耕有九年儲,倉穀滿盈。 班白不負戴。 雨澤如此,百穀用成。 欲馬走,以糞其上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愛其民,以黜陟幽明。 子養有若父與兄。 犯禮法,輕重隨其刑。 路無拾遺之私。 囹圄空虛,冬節不斷。 人耄耋,皆得以壽終。 恩德廣及草木昆蟲。
餘所未注,皆見《三國志》各人本傳
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大家都是凭借仅有限的一点资料来各自揣摩推测。
有朋友说关兴基本上就是个废柴“官二代”。多于这种说法,鄙人稍有微词。
起码,在演义里的关兴也是勇武有智之士!没有给二爷丢人。先别说“演义”里的信息可不可靠。我问问大家:张无忌是真的吗?郭靖黄蓉是真的吗?杨过小龙女是真的吗?子虚乌有的东西你要当真它也就是真了。
史上有关羽这个人吗?关羽生了个儿子叫关兴是真的吗?你要不信我也没办法!关兴做过官是真的吗?你还不信我还是没办法!
陈寿——《三国志•关羽传》:……子兴嗣。兴字安国,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弱冠为侍中、中监军……
如果这叫“废柴”?那么这种废柴对蜀汉来讲多多益善!
诸葛丞相“深器异之”的是“少有令问”的关兴!诸葛亮眼界有多高?这个无须多说。得其“深器”、“异之”之人,后三国时期,除了姜维,还有谁?
所以,鄙人认为:真正的关兴绝不是庸碌之辈!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10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