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有历史缘由造成的。其实不仅仅是西藏。中国还有很多地名跟拼音不一样。比如北京大学。沈阳。乌鲁木齐等。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而再比如人名里面孙中山和郑成功是老外们基本不明白的。而孙逸仙博士和国姓爷才是西方的正确理解方式。南朝鲜可以现在要求我们称其为韩国,首都是首尔。但是我们没必要为了自己的方便而要求西方也把这些地名人名按照中方来重新定义,毕竟交流更重要些。而双鸭山和常凯申的故事其实是国人半瓶子醋闹得。与人无尤。
再回到西藏这个名字上,其实这个“西”字更多的是个方位词,更多的还是落实到“藏”这个词上。青藏高原上是否只有西藏而没有其他的东南北藏?Tibet,不仅是是我们的西藏。我们应该要的是整个藏区。反而我认为改了xizang,才是对国家主权的侵犯。
另,想到笑话,常山赵子龙现在叫石家庄赵云。是不是我们也要对外的宣传,tibet就剩了west部分呢?
唐朝,古西藏人自称为“博”,吐蕃一词最早应见于新唐书吐蕃传。开始应该是指现今的西藏地区,后来随着吐蕃王朝的扩张,青海西康等地区也成为吐蕃的一部分。“博”一方面代表地方名字,另一方面也代表民族的名字。在唐代,吐蕃王朝把现今西藏地方成为“博隅”,拨把吐蕃统治下的整个青藏高原成为“博布青”,把吐蕃统治下的人民成为“博巴”。
现在的西方一般把西藏称为“吐蕃特”,如英语中的“Tibet”,这是从阿拉伯文“Tibbat”演变而来的。公元九世纪中叶,唐朝后期,据唐史记载一位叫苏雷漫的阿拉伯商人来到中国,回去后,于公元851年写了一本“东方旅行记”,在那本书中,他把吐蕃拼写为“Tibbat”。日本出版的东洋史讲座一书指出,阿拉伯人把西藏叫做Tibbat,显然是受唐朝叫“吐蕃”的影响。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把吐蕃称为“Tibet”。这是目前流行的西方文字西藏的称谓。马可波罗游记的法文法翻译者沙里农在注释中说:“Tibet一名,无疑是古代阿拉伯旅行者由中国学得。”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11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