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解答,立场都是把《易经》高推圣境,这种立场加剧了《易经》的神秘性,认为《易经》无所不能,无所不包,读完《易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以改变人生、改造世界了。这完全是对《易经》的误解,今天我站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角度,给大家阐述一下,群经之首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易经》是群经之首。
一、《易经》前神学时期的产物,是信息不发达的产物
我们说《易经》有三种:《周易》、《归藏易》、《连山易》,后两种易消失,现在流传的是《周易》,据说是周文王参考天地育化推演出来的。
但不管哪种易,都是符号系统。那这种符号是怎么产生的?因为人类要生存。我们人类的一切学问:包括神学、哲学、科学等等,目的是什么,给生存和生活做预判、做决策。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第一、我们现在所讲的大数据,各种商业机构都在建立大数据系统,根据消费者的年龄、性别、购买习惯、工作收入等综合信息做预测,为自己的产品和市场营销做预判。
第二、在远古时代,部落之间经常会战争,在不了解对方信息的情况下,该怎么办?医药不发达的时候,要确定一个新生儿能不能存活,该怎么办?只能通过占卜的方式判断,这也是所有人类文化产生的根源,中国的甲骨文不就是诞生于占卜吗?
《易经》就是占卜的产物。
为什么说是前神学时期呢?我们知道西方文化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神学、哲学和科学,而《易经》产生于前神学时期,就是人类还没有塑造人格神的时候,观察自然、社会总结出来的符号系统。《周易》里有八个基本的符号: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又代表不同的方向,如果我们丢了某个东西,想占卜一下,结果得出一个乾卦,乾代表西北方,那就可以去西北方寻找,你就拼命的回想,我到底去过南边哪些地方。算卦就是给你的决策做一个参考!
后来随着信息的发展,8个符号已经不能代表所有事物, 于是就产生了64卦。远古的时候,所有文化只需要巫师一个职业就能搞定,但后来文明不断发展,又出现了教师、医生、艺术家等多个职业,于是每一个卦又代表不同的职业。比如蒙卦,含有启蒙的意思,如果大学毕业想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占卜到蒙卦,我们就可以往老师的方向努力。但我们现在要找工作,有了更多的参考信息:所学专业、性格特征、人际关系等等,于是又诞生了一个新职业:职业规划师。这个职业用什么卦代表?是蒙卦吗?可是他又以赚钱为目的,是一个商人,在卦象里以商卦为代表,但有的职业规划机构又搞资金链,不断进行融资,准备在纳斯达克上市,金融业在卦象里以兑为代表。
那你说职业规划师到底是什么卦象?
因此,我们说《易经》是群经之首,并不是他能代表一切,并不是说他包罗万象,而是说他产生的时间很早,是中国文化的起源。
二、《易经》的精神,贯穿中国文化始终!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源,其实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易经》,分为爻辞、卦辞和系传两部分,爻辞卦辞是解释卦象的,又分为卦辞、彖辞、爻辞、象辞四部分。系传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
比如乾卦,他的卦辞是元、亨、利、贞。
彖辞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辞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爻辞呢:总共有六爻,最下面的一爻叫潜龙勿用。
我们看历史上《易经》的发展脉络,大概经历了预测学、人文自然科学到信息应用三个阶段。
比如这个乾卦,最早用于占卜,卜到乾卦的时候,诸事顺利。
后来又代表人类的奋斗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告诉我们,人类必须通过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再后来就是潜龙勿用,当我们处于人生低谷的时候,要潜伏着,不要硬出头,要默默积累经验。
当然,说《易经》发展经历三个阶段,不完全正确,因为中国文化向来是不分科的,是一脉相承的。
因此,我们说《易经》是群经之首,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它内含的人文精神,是值得我们一代代传承的,是中国文化的主线。
三、《易经》在当代社会的实用价值
第一、占卜可以为决策提供参考,但也仅是参考。尤其是正反两方面信息比较均等或者信息量不足的时候。还是举丢东西的例子,有一次我回家的时候发现银行卡不见了,心里开始起卦,得出一个坎卦,坎代表正北。按卦象应该去正北方寻找。但转念又想:丢银行卡之前只去过西边的一个银行,在自助取款机取了2000块钱,八成是取钱后忘了拿银行卡,自助取款机吞卡了!于是打电话给银行,麻烦他们调监控,果真发现银行卡被吞了。因此,这种卜卦只能作为参考,如果信息很充足,卜卦就没有什么用处。
第二、《易经》的精神一定要发扬和传承。尤其是这个向金钱看齐,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时代。我们国家领导提出来的很多精神口号都是《易经》文化,比如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易经》乾卦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而与时俱进,也是乾卦卦辞的演变,原话是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意思是我们做人做事一定要小心谨慎,自强不息,与时代发展同步。
现在中国的发展进步非常明显,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最大贸易国,这时候做事不可能低调,因为全世界都在关注你,一旦行动,利弊都非常大,所以要运用乾卦九四的精神:或跃在渊,无咎。根据形势和时机的变化,把握进退,这样才能利于不败之地。
你看,这些话语和内涵是不是代表执政者的风格?也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因此,我们说继承传统文化,一定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真正读懂《易经》,得有智慧。
不可以。
《易经》是托圣人之名的伪作,有充分的理由。
据《史记》,周文王在伏羲《易》八卦基础上作六十四卦,孔子为周文王《易》作序,即《易传》。周文王的《易》又称《周易》,奉为儒家四书五经之一,故又称《易经》。西汉之后,《易传》与《易经》合为一体,误导后世,《易传》当作《周易》即《易经》读。
通行《周易》中的《易传》,直接否定了周文王在伏羲《易》八卦基础上作六十四卦的《周易》,先于周文王的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已经使用了六十四卦之“离,益,豫,大壮,噬磕,随,大过,夬”等卦。据《史记》,孔子传《易》,代代相传,传到杨何。司马迁受《易》于扬何,可见司马迁十分熟悉《周易》与《易传》。然而,附在通行《周易》的《易传》却与司马迁记载的不同。
考古发现有多个不同的《周易》。阜阳汉简,上博馆楚简,两个《周易》尽管残缺,但从保存的文字看,二者不同,与通行本也不同。
马王堆帛书《周易》保存完整,已出版发行,只不过发行量小,鲜为人知。
帛书《周易》与《易传》分离,且内容大不一样。
帛书《周易》:一,卦符不同,爻为直画“一”与类“八”字形。二,卦名多有不同。仅八卦为,键,川,辰,筭,赣,罗,根,夺。三,卦辞爻辞多异文。四,六十四卦卦序完全不同,第一键,第二妇,,,第三十三川,,第六十四益。
帛书《易传》:《二三子问》,《系》,《衷》,《要》,《缪和》,《昭力》。
同一个周文王,怎么可能作两套卦序不同的《周易》?同一个孔子,怎么可能作两套文字不同的《易传》?
《史记太史公自序》记有,“《易》曰: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这个家喻户晓的成语,出自《周易》。然而,现今任何一本《周易》也不见踪影。这说明,司马迁读的《周易》,不同于任何一本《周易》。
这么多不同内容的《周易》,都托周文王之名,哪一本是真《周易》?
附帛书周易照片。发行量仅2千册: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1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