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决一个问题,如果原因找不到,那么解决方法肯定也是错的。就好比治病一样,如果病因都诊断错了,开的药肯定也不对症。药对症了治病,不对症的药则伤人。同理,在解决孩子沉迷游戏上,也存在药不对症,给孩子带来二次伤害的问题。
比如臭名昭著的电击疗法治网瘾,治游戏瘾,都是因为药不对症,二次害人的解决方法。
和臭名昭著的电击疗法一样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的,还有快乐教育疗法,素质教育疗法。小孩子已经溺水了,沉溺在智力低幼区的水坑里,不去把他们打捞上来救上来,还站在岸上欣赏小孩子们扑腾腾的挣扎模样,不仅不去救人,还要把孩子们往深水区推几把,推向更弱智的智力低幼区,还美其名曰是为了让孩子自己获得快乐。这样的做法,恕我们不能理解,而且感到愤怒。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辨证施治。首先,要断开一切智力低幼区的连接。先把孩子从智力低幼活动中解救出来。其次,为了避免他们再溺水,就要提高孩子的智力,让它追求更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更高级的生活目的,等他智力提高了,心志也提高了,玩游戏这种低幼的智力活动,再也无法吸引他,自然而然的也就不再沉迷于游戏。
第三,社会家庭和学校要三方协作,消除溺水区,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智力发育环境,和良好的诱导和引导。很多家长,自己沉迷游戏,却不让孩子玩,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说服不了孩子的。
孟母三迁和孟母断织的启示
很多砖家认为,孩子的事,要孩子自己作主,他做什么开心,就应该由着他放任他去做。很多大人都活不明白,小孩子更不可能知道,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坏的。让不具备辨别是非好坏的孩子,去由着自己的性子瞎胡来,这样的孩子一定会发育成废物。
那么多熊孩子,那么多少年犯,说明什么?说明砖家们乱弹琴,错误的观念又影响了家长,造成了可怕的社会问题。
孩子们的心智发育程度决定,他们不分是非,不分好坏,家长有责任在孩子的心智,成熟到足以分辨是非好坏之前,帮他们明辨是非,教育他们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好的事情,要激励和巩固下来。不好的事情,要规避和消除掉。
怎么诱导和引导,孩子向智力高级区和智力成熟区发育呢?在上,我们都应该像孟子的母亲来好好学习。
孟子小时候,他家住在墓地旁,孟子学会了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在集市上,学了些做买卖和杀猪的游戏。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孟子在学宫旁边,模仿学宫的人,做游戏一样,学会了很多社会礼仪。孟母说:“这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成为一代大儒。后来的儒生君子们,都认为这是孟母善于教育孩子的结果。
小孟子玩哭丧游戏,玩的快乐吗?显然是很快乐的。小孟子看人杀猪,模仿杀猪游戏,玩的快乐吗?显然非常快乐。幸好那时候没有快乐教育,要不然孟子一定会成为一个职业代哭人。可见,快乐教育有多么的荒谬。越傻越快乐,越快乐越傻。这就是快乐教育的本质。
孟母为什么一定要坚决的搬家呢?她要切断小孟子,和一切智力低幼活动的连接。这里并不是说做那些事的职业本身低下,而是人总得希望生活更好,成为更有才能的人,做更伟大更有价值的事业。所以,一定要引导孩子,追求更高的智力,和更高的生活目的,才能让孩子成才。
再说说孟母断织的典故。
小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见孟子放学了,就问孟子:“今天学习怎么样了?”
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以前一个样。”孟母见孟子无所谓的样子,很生气地用剪刀剪断了织好的布。孟子一看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
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条布一样。君子学习,是为了能立学子之名,多向老师求问,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有了智慧和本领,能谋事谋生,这样才能安家立业,做起事情才能成功,不至于失败。现在你荒废了学业,以后就不免于吃苦受累,甚至还因为生活低能,遭致祸患。你不好好学习,跟靠女人织布养家有什么不一样呢,假如不好好织布,半途而废,她的丈夫和孩子怎么有衣服穿,并且还能靠卖布的钱来买粮食吃呢?女人如果好吃懒做,男人如果不求上进不好好修德进业,那么这一家人就算不沦落到做强盗小偷,也就只能给人当仆人了。”
孟子听了母亲的一番话,内心极其震动。自此,孟子从早到晚勤奋学习,拜子思为师,终于成为一代大儒。后世的君子认为,孟母太懂的怎么教育和引导孩子了,才有了后来的孟子。
如果孟子那时候,有个游手好闲的爹,有个好吃懒做的娘,有三点半放学,有减压减负,有教育军备竞赛,以孟子当时的家境条件,他可能一辈子也没有出头之日了吧。
孟母的做法,告诉我们,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引导,是非常关键的。每当他滑向智力低幼区,容易被低级的目的和廉价的满足感所俘获时,一定要把他们拉出来。并用恰当的引导和诱导,把孩子推向智力高级区,追求更高的生活目的和更高的满足感。这样以来,孩子的智力,才会不断的提高,有了更高的智力,才有条件和能力,树立更高级的生活目的,也就是树立更远大的志向。这样才能成才,才能有出息。
玩物必然丧志,成才必先养志。神智培养,志向培养,注意力培养,系统学习的重要性。
一、弄清楚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
一位学心理学的朋友告诉我: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无外乎两个原因。其一,网络世界神秘新奇,对孩子有吸引力;其二,孩子对现实社会感到无聊,甚至失望,所以选择逃避。
有些孩子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觉得无聊,或者得不到欣赏和鼓励,所以就到网络上去寻找了。聪明的孩子玩游戏也会升级升得特别快,成就感能够被不断满足,因此更容易沉迷其中。
作为妈妈,平常要多鼓励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帮孩子解决跟同学老师之间的矛盾,和学习上的难题,在生活中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这是根治孩子网瘾的关键。
二、给孩子培养丰富的兴趣爱好
给孩子培养一种他真正感兴趣的爱好,如阅读、绘画、乐器、发明创造等等,一旦有这么一个爱好,在空闲的时间里,孩子就会去做这件令他感兴趣的事情。
同时,多带孩子外出,如郊游、参加音乐会,游览博物馆等。让孩子感受到世界的精彩,这是孩子离开网游最健康的方式。
三、限制上网时间,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限定时间,必须和孩子讨论之后再定下时间,比如周末允许玩2个小时,这段时间就跟阅读时间是对等的,家长不要打扰。
同时,家长要正确认识游戏,意识到玩游戏并不全是坏处,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的抵触,可能的话,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既能把控游戏时间和质量,又能增进感情、放松心情。
如果孩子不能遵守规则,就必须态度强硬,收回下一周的游戏时间。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慢慢磨合。当时我和孩子也是这样慢慢过来的。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11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