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会教我们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会教我们为人处世之道。不懂如何为人处世,就从中学习一下古人智慧。现代社会当中人和人的关系,可以说越来越近了,也可以说是越来越远了,但是不管怎么样,人际关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去面临并且必须去面对的棘手问题,孔子曾经说过,过犹不及。在他看来,事情做得过头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然而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如何为人处事,怎样去把握为人处事的分寸,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待遇的时候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跟我们亲近的人在一起的时候要秉持着什么样的原则,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论语中有很多很朴素的道理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方法,它不是严肃板着脸的一本书,而是灵活灵巧的一本书,它当中的办法暗含着变通的意味,它告诉着我们做事的原则和把握这种原则的分寸。我们常常说,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其实说的并不是这件事的好与坏,而对于事情的判定也并不是简单的好坏之分,而是你要什么时候去做这件事要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把握一个分寸。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给出了一个概念,以直报怨,他并不提倡以德报怨,他也是有原则的,用你的正直去面对这一切,他是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 如果永远以恶意或者仇杀去面对这个社会另外的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的循环将是一种恶性的,是无休止的恶性。以德报怨同样也不可取,搭上了太多的恩德和慈悲,用不值得的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自己的事情,这就是一种对人生的浪费。有一种情况是第三种态度,就是用自己的公正、率直和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对这一切,既不是德也不是怨。孔子的这种态度可以举一反三推及到我们生活中很多方面,即为人生有限,生也有涯,把我们有限的情感以及才华放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我们再来看一看今天的社会,随着物质的变化人们之间的沟通各种障碍越来越多,从而就变得我们身边所依赖的朋友们的负担越来越重,因为我们会感觉到周围人普遍冷漠,所以就觉得对自己好一点的人,就应该走得更近一点,自己感觉对他很好,他就应该以同等甚至更好的态度去对待自己,什么都要跟自己说才是好。对于这种方法,子游曾经说过,“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走的太近必定是疏远的开始,子贡曾经问过他的老师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好朋友,老师告诉他,“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不自辱焉”(论语.严渊篇)你看到他有不对的事情就去告诉他,听不听是他的事,不听就算了,再说下去就相当于自取其辱,所以好朋友交往方面也要有一定的分寸。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篇)君子临天下,不管做任何事,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义”,义之于比,就是用义做为比照,做为法则。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做什么都要有自己的标准。为人处世之道的首要问题就是把握好一个分寸,把握好度,否则就会“过犹不及”。但是于丹教授认为,为人处事更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把握我们自己言谈举止之中的度。 说话要过脑子,做事要想后果。这是我们为人处事最重要的一点,祸从口出,所以要慎于言,不要去说自己做不到的事,做事说话要严谨敏锐,做到的同时要有效,说的话多了,做的事多了总有不得当的地方,在我们的为人处事中就要小心了。
这个提问,意义非同寻常,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两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经文译白及讲解经文。
经文译成白话,我是不赞成的。一是会开译白经文的先河,论语可以译,大学自然也可以译,什么道德经啊,黄帝内经等统统可以译。二是难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无误。三是有文学功底的人可以译,文学功夫平平的人也同样可以译。四是真正有道德、学识、见地、修养的人,是绝对不会去做这种事的。鉴于此四点,把古典经文译成白话,最终会导致古典经文的面目全非,丧失原味。对弘扬传统文化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至于讲解经文,就更加不昜了。经文确实需要有人来解读,对帮助大众学习传统文化有帮助,但现在能正确解读经文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我举几个例子,一个是”子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个五十怎么解?现在的人都作五十岁来解,或作五年十年来解,是不通的。 再如”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从字面上来理解,会作出富贵不可求以及既然不可求,那就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理解,是误会了孔子。实际上,孔子是很幽默风趣地告诉了我们求富贵的方法,但为什么就读不出这个味道来呢? 所以,我历来主张,真有志于传统文化者,一是应先从读古人的书开始,读今人的书就得有择法眼了。二是不可急功近利,多读原文,假以时日,自可融会贯通。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1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