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国考了,本人感到很慌张,不知道大家对国考常识部分有什么建议感觉无从下手,很迷茫

常识主要还是要积累啦,但是世上常识千千万,谁又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呢,所以说常识还是需要一些蒙题技巧的。

国考大纲中关于常识的全部介绍: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者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除了对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还要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这就是重点所在,你需要进行分析和推理。

01知识型

这类题目一般比较浅显,多是涉及到当年的大政方针或者是热点事件,必须处处留心皆学问。就拿2017年国考来说,就涉及到2016年的大事件,像是“一带一路”、“精准扶贫”、“两学一做”、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奥运会……这些肯定要出一道题。

02半知识型

这类题目,是选项中设置一些需要知道的知识点,能够加以区分判断,这些知识点对每个人来说不固定,有的人可能知道相关的一句诗词,有的人可能知道其中的历史人物,有的人隐隐约约知道当时的历史背景,然而共同的结果是,能够判断出正确答案。选项一般不算复杂。

03推理型

(1)选项判断题

这种题题干基本上没内容,内容都在选项之中,然而其特点是:选项看起来都非常的“高冷”,貌似很难,但是经不起推敲,稍加推理验证便原形毕露。

(2)题干推理型

①隐形——题干不能用来直接进行推理,而是要转化一下,找出能够推理的核心,然后对应选项。

②显性——类似于简单版的定义推理,也就是题干给你的信息足够丰富,能够直接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进行选项推理,是送分题。

常识学习注意事项

1、学习要深入。

常识题本身就没有太多的方法技巧,但就这短短的十几页,也是我研究了很长时间的结果,我觉得虽然浅显,但是也需要反复看,逐字逐句的看,深入理解。如果你觉得理解了90%就够了,有这么一句话——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2、要做到学以致用。

方法有了,但这个方法不是你创造研究出来的,那么拿来主义未免会画虎类犬。解决的办法是:多进行实践思考,多用理论去指导自己做题,每天固定的做30道公考的常识真题(必须是国考、省考的真题,模拟题绝对不要做),并对每道题进行分类、推理、研究,相信一周内就能够融会贯通。

3、要学会创新。

人非圣贤,这些理论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这个方法也不是完美的,也不能保证你做到100%正确,然而公考就是这种残酷的考试,能多拿0.5分都可能压倒竞争对手,所以要永不满足,即使你掌握了我的方法,你提升了常识的成绩,从而提升了行测的成绩,但是就完全解决问题了吗?未必。所以还需要你更加深入的去研究方法论,补充完善解题技巧,实现方法上的创新。一旦你能够研究出绝大多数人都没见过的有效方法,那么一个足矣让你傲视群雄的成绩必然就是回报了。

第一步:选择好的教材。教材强调质量,数量上一本为宜,另外可选择一本其他教材作为补充工具书。一方面要足够详细,足够前沿,另一方面更多的是选择针对性的学习方式—当成答疑解惑的工具书、字典使用。

  

第二步:全面复习,通读教材,按照教材后面的习题进行提纲挈领的宏观知识体系梳理。对于常识判断,有的同学如果连最基本法学、经济、科技、人文等基础都欠缺,还是很有必要进行全面复习。

  

第三步:做题。通过做题进行检验复习效果,进而查漏补缺,增加复习的针对性。做什么题呢,推荐做真题,另外不仅要做常识判断的历年真题,还要做国考及各省联考的历年真题,上述范围内数量上根据个人时间愈多愈好。千万“不能有考过了就不考了”的心理,而是以举一反三的预测心态看待这些题目。上述列举的真题范围为科学的数量范围,还需要大家思考总结的做题科学质量。

  

第四步:做常识判断笔记梳理强化巩固之前的复习。这段时间我们推荐大家做笔记梳理,例如错题、难点、重点的梳理。可以以一本教材为笔记蓝本,进行“头脑风暴”势力的笔记梳理。

  

第五步:考前半个月,要进行整套的行测全真模拟,坚持每两天一套题,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做完题目自己核对答案,并分析每道题,做对的是怎么对的,为什么不选其他选项,做错的为什么错,还有哪些知识没掌握。并记录下来。根据课堂上强调的预测重点,缩小范围,深入挖掘,会更有效的把握命题人的出题思路。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5401.html

(0)
上一篇 2022-11-14 上午10:24
下一篇 2022-11-14 上午11: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