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制沿革五、六千年前,祖先们已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的封邑在现上海一带,故上海别称申。4~5世纪时,松江(现代苏州河)下游一带称扈渎,此为上海简称沪的由来。唐时属华亭县。宋始设上海镇,南宋咸淳年间,上海已是贸易港口。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从华亭县划出东北五乡建立上海县 ,县治设于上海镇上。
1553年,为了抗倭,上海筑起城墙,成了方圆4.5千米的城区,城市发展步伐加快,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手工业中心。清代辟为商埠,成为贸易大港。自1843年上海开埠,上海租界成了各国殖民主义势力在中国渗透扩张的政治据点及其经济侵略与经济掠夺的大本营。1845年11月29日,上海道台宫慕久公布《地皮章程》,规定英国居留地的范围与租地办法;1849年4月6日法国取得上海居留地;1857年7月11日成立工部局,并在租地人大会上擅自修改《地皮章程》,英法美还开始雇佣武装巡捕。1863年9月21日英、美租界合并;1899年英、美公共租界扩充地界,并改名为国际公共租界。1927年北伐军占领上海,7月南京国民政府宣布成立上海特别市市政府;1930年,上海特别市政府改组为上海市政府;1933年,把数百年治于上海旧县城里的上海县,迁治于北桥镇;1942年英美政府决定放弃租界(当时租界仍被日军占领),翌年1月签字。
1949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为直辖市,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榆林、杨浦20市区,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杨思、洋泾、高桥、真如10郊区,共辖30区。1952年分洋泾区为东昌、洋泾2区;江湾、新市2区合并为江湾区;1956年,废老闸区入黄浦区,北四川路区入虹口区,北站区入闸北区,常熟区入徐汇区,静安区的东部入新成区,西部入长宁区,嵩山区北部入邑庙区,南部入卢湾区,郊区中高桥、洋泾、杨思3区合并为东郊区,吴淞、江湾、大场3区合并为北郊区,真如、新泾、龙华3区合并为西郊区,废水上区。1958年1月,以江苏松江专区的上海、宝山、嘉定3县改属上海市,11月,苏州专区的松江、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6县与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归入上海市;1961年浙江舟山县(现舟山市)嵊泗人民公社划入上海市,1962年复归浙江省。1988年撤消宝山县与吴淞区,设立宝山区。1992年撤消上海县和闵行区,设立新的闵行区;撤消川沙县设浦东新区;撤消嘉定县设嘉定区。
最早出现上海两字的,是一条叫做上海浦的河流,距今一千年左右形成。上海浦的位置推测在现在的外滩至十六铺一带。
上海浦是松江的支流,那时候没有黄浦江。最大的河流是松江,据记载历史上的松江宽十里。北岸黄歇渡(今嘉定区安亭镇黄渡社区),南岸青龙港(今青浦区白鹤镇青龙村)相距6公里,印证了松江宽达十里的说法。从青龙港往下游三十多公里的上海浦,人烟稀少可能只是一个小渔村。
到了宋代,上海浦人口聚集成镇。到了南宋末年设立上海镇,隶属于华亭县,华亭县是松江府的前身。上海成为镇级单位距今800年。
到了元代,松江淤塞。市泊司从青龙镇迁往上海镇,上海镇取代青龙镇成为重要港口。元末上海镇升格为上海县,隶属于松江府。上海成为县级单位距今730年。
最初的上海县,范围涵盖今天的上海市区、闵行区全域、青浦区大部以及浦东已经成陆的地区。那时候的浦东一大半是大海,海岸线位于周浦、下沙、新场一带。
到了明代,松江淤塞不可逆转,于是放弃疏浚松江,改道开挖黄浦江。上海浦成为黄浦江的一段,上海浦名字消失。宽阔的松江变成南北两条窄河,北面的虬江,南面的吴淞江,下游成为黄浦江的一段。
到了清代,上海县隶属于松江府,而松江府又隶属于上海道。上海道全称分巡苏松太常等地兵备道兼理江海关,因道台府驻上海巡道街,简称上海道。管辖范围涵盖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
1927年设立上海特别市,特别市相当于现在的直辖市,上海脱离江苏省,成为省级单位。范围小于如今的上海市,相当于现在上海市区范围。
1956年郊区十县划归上海,形成现在的上海市范围。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6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