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1、“AF自动对焦模式”(简称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简称区域模式)都是基于相机的“自动对焦”状态设立的,如果你把相机设置成了“手动对焦”,那就没有讨论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的必要了。
2、自动对焦模式,该模式有3种类型:1、AF-S(单次伺服自动对焦);2、AF-C(连续伺服自动对焦);3、AF-A(自动伺服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这三种模式的基本作用就是让您在选定相机的自动对焦方式上有一些自主权,希望简单干脆点,就对一次焦、对上就完事,那就选AF-S单次自动对焦;希望相机对拍摄对象连续对焦直至你按下快门为止,那就选AF-C连续对焦;如果您想让相机自己决定是采用单次还是连续对焦,那就选AF-A自动伺服对焦。
3、区域模式类型,有4种:1、单点AF;2、动态区域AF;3、3D跟踪AF;4、自动区域AF。区域模式的意思就是选定的对焦点可以在多大的范围内对被摄物体进行自动对焦,是相对固定的一点还是一个区域(比如D90有11个对焦点,这些对焦点覆盖的就是一小片区域)。单点对焦:就是以一个点对焦;动态区域对焦:就是以正在移动的点对焦;AF自动区域:就是一般的自动对焦;3D跟踪:是以一种立体的,也就是前后景物方式跟踪对焦。一般的对焦方式相当于都是以一个平面对焦,而3D就是以多个平面、也就是前后一起对焦,相当于大景深的取景方式,但在这里以此为对焦方式进行的。
二、自动对焦模式与区域模式组合:
1、AF-S单次对焦,多是为了拍静止物体,AF-S单次对焦时每半按一次快门就锁定且只锁定一次对焦。在AF-S单次对焦模式下如果没合焦,快门不会释放,提示音提示对焦完成后按下快门才可拍摄。锁定对焦后平移相机,进行重新构图,被摄物体虽不在选定对焦点上,但仍和选定对焦点处在一个焦平面上,也就是和镜头间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那就对清晰成像没有太大影响。
设置了“AF-S单次对焦”后,除“3D追踪”选项之外(AF-S单次对焦无法与3D追踪组合),您在“区域模式”中无论选什么选项与之搭配都无所谓,出片效果应该一样。当然对焦点选择的方式会有不同,AF-S单次对焦在搭配“区域模式”的“单点”和“动态区域”选项时,可由您自己通过方向键来选择对焦点的位置,而搭配“自动区域”选项时的对焦点位置是相机自动确定的。
无论在什么区域模式下,如果你选了“AF-S单次对焦”,那么你每次半按快门对焦之后,对焦点就算是被锁定,此时甭管是相机还是被摄对象,任何一方只要发生移动,那个焦点可能就不能精准的落到被摄对象身上了,后果就是这张照片可能有点糊。所以在相机与拍摄对象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使用这个对焦方式还是比较精准的,适合拍摄静态物体。
2、AF-C 连续伺服自动对焦(以下简称“AF-C连续对焦”)多用于拍摄移动物体,半按快门进行对焦期间,如果被摄物体或者相机位置移动了,相机会重新的、继续的对被摄物体进行对焦。在“AF-C连续对焦”状态下,摄影师可根据取景器中的对焦情况随时按下快门进行拍摄。只要相机与拍摄对象的距离发生改变,相机就随时调整对焦,连续调整对焦紧跟拍摄对象,所以此对焦方式可以弥补因对象移动造成的失焦。“AF-C连续对焦”模式下,即使你不拍移动的物体,而是拍静物,对焦完成时相机也不会有提示音出现,所以对没对上焦、啥时候按快门您得自己观察判断。
“AF-C连续对焦”模式可与“区域模式”中的单点、动态区域、3D跟踪和自动区域这4个选项分别搭配出4种组合。各组合的作用有所不同:
1 、与单点模式的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所选定的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范围,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那么相机就不能保证这个对象能够清晰成像了,此时如果有新的目标进入到选定的对焦点上,相机会自动对新的目标进行重新对焦。在“区域模式”中选了单点模式,相机就会只认你选定的、单一的这一个对焦点,它指向哪里,相机就在哪里连续对焦,这就是单点AF模式的作用。
2 、与动态区域AF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所选定的单一的对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范围,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只要还在相机的所有对焦点覆盖范围之内,比如D90有11个对焦点,那么只要这个拍摄对象还在这11个点覆盖的范围内,尽管已经偏离了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但是相机仍可以暂时保证这个对象在其他未被选定的对焦点上能够清晰成像。但是此时如果有新的目标进入到选定对焦点上,而且这个时候,只要新目标或者原目标中的双方或任一方相对相机发生纵向位置变动,相机的注意力都会被处在选定对焦点上的新目标吸引过去,并在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上对新的目标进行连续的重新对焦,而原目标清晰与否相机就顾不上了。这就是在“AF-C连续对焦”模式下,“区域模式”中的“单点”和“动态区域”这两个选项的区别。
3 、与3D跟踪AF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您所选定的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范围,由于是AF-C连续伺服,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但是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只要还在相机的所有对焦点覆盖范围之内,比如D90有11个对焦点,那么只要这个拍摄对象还在这11个点覆盖的范围内,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就会自动消失,而拍摄对象在这11个对焦点的范围内跑到哪个对焦点的位置上就会在这个位置上形成新的选定对焦点,由于您选了AF-C连续对焦,相机就会在新的对焦点上对拍摄对象连续对焦以保证这个跑来跑去的对象能够在您按下快门的一刻在您的相机中清晰成像。相机让选定对焦点跟踪目标的依据是焦点上目标物体的颜色形成的区块,颜色区块相对背景移动则选定的对焦点就会跟随着它移动。当然,如果拍摄对象跑出了这11个点的范围,并且在这个时候,选定的对焦点又捕获了一个新的对焦目标,相机就会把新目标当做跟踪拍摄的对象,对焦点会随着新目标跳来跳去,即使原目标又回来了,相机也不会再搭理它了。所以在AF-C连续对焦模式下我们在区域模式中如果选3D跟踪模式与之搭配,就特别适合拍复杂运动的场景。
4 、与自动区域AF组合:每一次半按快门键,相机会在对焦点分布的动态区域内分析焦点信息,并自动从中选定一个或者数个对焦点对拍摄对象进行对焦(自动区域下的选定对焦点不像其他模式下那样只要你半按着快门就一直以加黑加粗的形象标注给你以提示,而是粗黑粗黑地闪动一下就恢复原样了);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范围,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那一个或数个对焦点,只要还在相机的所有对焦点覆盖的范围之内,则与“动态区域”模式下一样,相机仍可以保证这个对象在其他未被选定的对焦点上能够清晰成像。但是此时如果有新的目标进入到选定的那些对焦点上,而且这个时候,只要新目标或者原目标中的双方或任一方相对相机发生纵向位置变动,相机的注意力都会被处在选定对焦点上的新目标吸引过去,在相机自动选定的那些对焦点上对新的目标进行连续的重新对焦,而原目标清晰与否相机就不能保证了。在“AF-C连续对焦”模式下,选“动态区域”模式和选“自动区域”模式的唯一区别就是在相机的全部对焦点里面,对焦点的选定方式有所不同,前者由摄影师自己手动选择且只能选定一个对焦点;而后者由相机自动选择且可以选定一个或多个对焦点,其他什么操作、效果、表现都是一样的。
3、AF-A 自动伺服自动对焦
“AF-A 自动伺服自动对焦”就是由相机根据情况自己选择是采用“AF-S单次对焦”呢,还是选择“AF-C连续对焦”。那相机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单次,而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连续呢?当你安静的端着相机对着一个安静的物体半按快门的那一刹那,相机会认为你要拍静物,就会自动切换到AF-S单次对焦模式。反之,如果你在半按快门的那一刹那,你的相机是处于移动之中的,或是你的拍摄对象相对你的相机是移动的,那么这个时候相机会认为你要拍活物,就可能会自动切换到AF-C连续对焦模式。
“AF-A 自动伺服自动对焦”模式下,实拍时相机一旦切换到了“AF-S单次对焦”模式,那么即使这时被摄对象又开始动起来了,相机也不会改变在本次拍摄中已经确立的单次对焦模式了。需要指出的一点是:AF-A模式可以和区域模式中全部的四个选项分别进行组合,因此,当AF-A与3D追踪模式组合的时候,由于AF-A可能在实拍的时候切换到“AF-S单次对焦”模式,因此就能在客观上实现“AF-S单次对焦”与“3D追踪”模式的一个搭配。如果相机切换到“AF-C连续对焦”模式,那必然是因为您在半按快门的那一刻,您的拍摄对象或是您的相机正处在移动状态之中,您可以在这种状态下随时按动快门拍摄,您将得到一张在“AF-C连续对焦”模式下拍摄的照片。但是如果相机切换到了“AF-C连续对焦”模式后,你们双方都静止了下来(甚至是相对移动的速度慢了下来),相机就可能立即从“AF-C连续对焦”模式自动转换为“AF-S单次对焦”模式,且这个过程在单次拍摄中不可逆,即一旦转为AF-S,只要你还半按着快门,那么在本次拍摄中就不能再转换为AF-C了。
所以,AF-A有什么用呢?或许在你不能确定下一张照片将在单次对焦还是连续对焦中完成、不能确定下一张照片是拍静物还是拍活物,同时你也不能确定下一次的拍摄时机出现时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对相机进行参数设置的情况下,你可以考虑使用AF-A,把随机应变的选择权交给你手中的相机,当然,这是有风险的,因为相机毕竟智商有限。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7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