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也叫德智教育

提的好!

我国的教育方针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德育是被放在第一地位的!

一个人如果品德没有修养好,他越有知识越有能力对国家对人类的危害越大!对个人而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而目前我国的教育因为私立学校的增多,公立学校为了抢夺生源,在一定程度上因为过分追求升学率,追求成绩导致了德育的重视度不够。

现在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几乎全在成绩上,成绩不好,一切都是零!各级管理者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也是看教学成绩的好坏!所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也只能顺应时代潮流,狠抓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的明显比过去少了许多。

可是要想扭转这种局面,现实状况下,真的很难!应试教育下,你搞素质教育试试,没有升学率就是自绝后路啊!

一,了解是什么孕育出德。

德来自于审美、健康、人格的健全及社会制度的公平性。

4,社会制度的公平、平等、民主,孕育了德。

二,了解是什么孕育出智。

智来自于体、音、美的均衡发展。它表现出来的是智力转化为能力。一个学习好的人,不一定有生活、生存的能力。而一个即学习好、又体音美好的孩子,往往能力十足,对生活困难迎刃而解,创造力很大。

所以,德智的基础是体、音、美、舞、劳及社会制度的科学设计,只有心理健康了、人格健全了、社会公平、平等了,就孕育出了德智了。

记住,德不是靠上单纯的思想政治课孕育的,智不是靠一天到晚、没日没夜题海战术获得的,真正意义上的德智必须符合以人为本、浑然天成的科学教育。

评“中国式教育,对学生的德智教育应有待提高”

2020年8月26日

什么“式”的教育,真的在决定着教育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在决定着人的存在,在决定着民族的存在。

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教育”呢?那就是:是只教知道就行了的知识的教育,是为了分为了高分为了考大学的教育,是可以从教育中牟利和逐利的教育。

在这样的教育中,中国的孩子是会在无形中滋生出诸如自我为中心、缺失基础道德、厌恶劳动、丧失辨别是非-对错-好坏-善恶的本性和能力等等负面存在的,是会在无形中养成“寻求-确立-追逐眼前目标眼前利益的惯性”的,是不利于孩子的道德成长的,甚至就是让孩子表现为缺失道德的。

虽然中国式的教育也在长达十几年的教育中在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的教育,但这种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与孩子在无形中滋生的种种负面存在和追逐眼前目标眼前利益的惯性相冲突相对抗的。在这样的冲突对抗中,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效用是会被抵消掉的。最终在孩子身上和头脑中存在的更多的是各种负面存在,是寻求-确立-追逐眼前目标眼前利益的惯性,而不是积极意义的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清华/北大生最终会脱国而去的原因。

所以,不改变对教育起着实质性决定作用的现行的高考制度和大学招生制度,不改变为了分为了高分为了考大学的中国式教育,国民的素质是上不去的。国民素质上不去,在社会上在“单位”中制造麻烦制造矛盾制造混乱制造问题的人甚至是制造死亡的人就减不下来,很多人的智慧就不往正向正道正事上用,而且这两类人只会越来越多。他们不仅自己不去做事业,还会影响到那些真正做事业的人。

所以,要想让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真正发挥效用,就必须废除现行的高考制度和大学招生制度,让中国的教育不再是现在的“中国式的教育”,使智的教育与德的教育不冲突,使德的教育效用不被抵消掉,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智和德的双效应。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7583.html

(0)
上一篇 2023-02-15 下午2:14
下一篇 2023-02-15 下午2: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