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争渡心理咨询,争渡心理咨询是一家在深圳、广州、东莞有实体门店的连锁心理咨询机构,目前已有6家实体门店,我们是争渡心理咨询平台,拥有1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5%的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争渡心理已为3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争渡心理荣获2020年全国心理咨询行十佳诚信连锁品牌。
如果你在两周内持续感觉到失眠、抑郁、焦虑、强迫、情绪压力等,或者正遭遇心理困扰需要专业的帮助与支持,可私信我们或添加我们微信,即可获取3份价值240国际专业多维的量表,包括并附有专业一对一人员权威的分析结果。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去心理咨询?
1)这个困扰困扰了你多久?
2)这个困扰对你生活、工作的影响有哪些?影响程度深浅?
困扰我们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不同事情也有轻松缓急,在你的心中肯定有一个排名高低的。那么就这件事情而言,对你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有没有特别明显突出的影响呢?这个影响有,随便列举一些。身体反应:吃不香喝不爽,睡不好;精神状态:恍惚,魂不守舍,上课、上班无法集中精力,总是被困扰事件占据脑细胞;生活、工作人际关系:收到事件影响,影响自己跟家人、朋友的关系,会因事件影响心情导致烦躁不安,无故与他人吵架发脾气等等。
3)你发现自己无法解决当下的困扰,并且你已经做好准备想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该条真的很重要。)
在心理咨询中这一条是来访者的主动寻求帮助的动机,可以影响你自己接受心理咨询的疗效,没有动机,被家人或者朋友推搡到咨询中心来的,往往在经历几次咨询后就drop out了或者会反应说没有任何疗效,这其中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你和这位咨询师不够契合,也很有可能是你还没有准备好,去寻求他人的帮助。
心理咨询可以解决哪些困扰
恋爱类问题(缺乏安全感、患得患失、分手、失恋、恐婚、异地恋、无法建立亲密关系、感情纠结等)
婚姻类问题(经常吵架、性格不合、出轨外遇、感情矛盾、家庭矛盾、离婚等)
情绪类问题(失眠、焦虑、压力大、脾气特别容易暴躁、更年期、胡思乱想等)
个人成长问题(内心非常自卑、特别敏感、嫉妒心很强、过分追求完美、虚荣心特别强、特别钻牛角尖)
人际关系类问题(社交恐惧、不合群、余光恐惧、敏感多疑不善沟通、不会拒绝别人、害怕接触异性)
亲子教育类问题(亲子关系不好、特别叛逆、讨厌学习、不愿上学、上课或学习注意力很难集中、脾气特别暴躁、考试的时候很焦虑、孩子经常沉迷游戏等)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心理咨询的目的是解决心理困扰,而不是直接解决现实问题本身。换而言之,心理咨询师不会直接帮我们做出决策,告诉我们问题的答案。而是帮助我们能够自己做出决策,承担决策的责任。
如果希望使自己的心态更加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也可以去请求心理咨询师给予指导。总之,只要遇到和心理有关的问题,都可以找心理咨询师。
我们是争渡心理。
当我们决定进行心理咨询,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认识到“有些事情需要被处理”,并期待自己能够“好起来”,而在这时,寻找到一位专业靠谱、真正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就非常关键。所以,我们还想从两个层面谈谈“什么样的咨询师才是靠谱的”。
第一个是专业层面
a.执业资格-拥有执业所在地法律要求的执业资格;
在中国大陆执业的咨询师:需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资质;
b.专业背景-接受过长期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培训;
系统培训是基础。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需要完成至少一个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系统长程培训(一般来说长程培训不少于不少于两年)培训内容须包含心理咨询的伦理、评估、理论、技术等诸多方面,培训成绩达到所参与培训的合格水平。
c.咨询经验
丰富的咨询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打磨着咨询师的咨询技术,咨询师积累的“个案小时数”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咨询师的成熟度。(请注意,此处的咨询仅限具备严格设置的面对面或视频咨询,电话咨询和文字、语音咨询不算在内)
d.被督导&个人体验经历
咨询师无法独自前行,在执业过程中,一方面他们需要接受督导(我们可以把督导师理解为心理咨询师的老师加顾问,督导师需要帮助咨询师提高咨询技术,以及对于咨询及个案的理解。),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进行个人体验(咨询师也需要接受心理咨询,成为来访者体验被治疗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处理一些个人议题)
第二个是个人层面
a.咨询师的语言是否具有弹性?
在接受咨询的过程中,如果你常常感到咨询师是一位“专家”“权威“,而自己被“教育被规范”多于“被倾听被理解”时,你就需要小心了,因为一个成熟的咨询师,他们的语言往往会更有弹性,他们不会在咨询中将自己塑造成权威或者专家的形式,而是把自己真正放下,将心放在理解来访者身上。
b.咨询师的时间能保证吗?
心理咨询师需要稳定的咨询密度,这可以帮助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感受安全与稳定。如果你的咨询师无法保证按照一个稳定的频率为你提供咨询,或者经常更改咨询时间,那么不如早点离开他。
c.咨询师能保护好咨询设置吗?
“咨询设置“指的是咨询师与来访者都需要遵守的基本规则,咨询中的双方都需要严格遵守。如果你的咨询在咖啡厅给你做咨询,如果你的咨询师“随叫随到”,如果你的咨询师和你是朋友,如果你的咨询师借助你在现实生活中的工作或是关系网络来帮助他自己解决生活事件,如果你的咨询师收取你的红包,那么毫无疑问,你的咨询师已经违背了最基本的咨询设置,请尽早离开他。因为这种被污染的关系会给你的咨询带来很大的干扰。
在咨询中,来访者会跟咨询师谈论起很多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的背后其实都会蕴藏着潜在的功能和联系,成熟的咨询师有能力透过这些故事,去发掘故事所传递的潜在信息。在在心理咨询工作中,你的故事是重要的,为什么讲这些故事、这故事对你的意义也是重要的,专业的咨询师并不会仅仅关心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而更多会关注发生、讲述这些故事过程中的你。
e.你能从咨询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吗?
如果一个咨询的过程中,你所感觉到的仅仅是关系上的安全、情感上的被满足,而在过程中对自己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甚至在咨询过程中感觉自己越来越虚弱,好像自己离开那个咨询师就没法活的话,除了要考虑那是不是激活了自己的依恋模式外,更要考虑这个咨询师是不是还没有能力带领你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索。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