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题!不要进入误区:管理能力不是干出来的,而是构建系统并不断打磨出来的。三个关键能力,超出传统认知!
多数管理者的成长模式是:经验派,就是从经历中总结出来的。这类经验型管理者一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 管理思维没有系统化,处理问题往往不能抓住核心,提升效率;
- 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不能处理复杂的管理问题;
- 职场竞争力越来越小,达不到现代化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要求;
如何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必须拆解到最底层的能力支撑,并且不断地进行打磨。
拆解走起:
1、管理者最底层的三类能力要求:
标准能力、差距能力、纠正偏差能力。其他的,都是为这三种能力服务的。
提到管理能力,有人立即会说到一堆的能力:沟通能力、目标能力、计划能力等等,但这都不是最根本的能力。那什么能力是最底层的呢?
什么是最底层的能力?管理者的第一任务,是带领团队实现目标,必须解决三个基本的问题:
问题一: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要实现什么;
问题二:在实现目标中,有什么差距,这就是发现差距的能力;
问题三:有了标准,发现了差距,接下来就是如何来纠正偏差,实现目标。
所以,管理能力的最底层就是三种能力,其他能力都是为这三大能力服务的:
- 标准能力:设立具体的效率标准作为所有管理动作的依据
管理者的所有动作,必须有明确的衡量标准。标准是用以比较将来、当前和过去行动的准则。业绩目标、质量等皆是标准的一部分。本部分的标准能力,是更加系统的标准能力,比如:与员工沟通,标准是什么?就包含了沟通目标、沟通过程管控标准等等。
凡事皆有标准,无论是结果标准,还是过程标准。表面上来看,制定标准并非难事。其实不然,制定一个科学能够体现效率的标准,并非易事。管理者必须有这种系统性的能力,能够让员工时时、事事、处处都有“标准”作为参考,做为目标,做为底线。这需要持续不断地总结、复盘与创新。
- 差距能力:没有偏差,就不需要管理
实际工作与标准比较总是会有一定的偏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没有偏差,就不需要管理,直接按最高领导的制定的标准来执行就可以了。所有的管理层结构,就是为了“偏差”这件事而诞生、服务的。
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能够及时了解工作的进展,并且敏锐地发现工作水平、效率同标准之间的差距,这是一项基础能力,而非仅仅聚焦于“结果差距”。如果第一项“标准能力”到位,就非常容易发现差距。一个精明而有远见的管理者,还要能够预见脱离标准的偏差,提前尽早认识偏差。如果标准制定适当,又有明确地评定下属人员工作的手段,则对实际业绩或预期业绩的评价就相当容易了,就很容易确定偏差的存在与否。另外,管理者通过制定科学的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身能力的不足。
- 纠正偏差:发现偏差产生的真正原因,并纠正,也是传统意义的管理:
对照标准,发现偏差,甚至预见偏差,让管理工作更有效率与创新。如何纠正偏差,这也是传统意义认知的管理,如果缺乏前两种能力,就是一个“救火队员”而已。
只要有标准,与现实之间存在偏差,总是有一定原因的,矫正偏差应该从研究出现这种偏差的原因入手,这里就需要很多的分析工具,来发现真正的原因。因为最先引起管理者注意的,可往往只是一个症状而已,而不是问题的实质。如:六个WHY,思维圈、重要紧急分类等工具,可以帮助管理者找到真正原因,只是熟练程度不同罢了。
归结起来:这是做事的基本结构,对于管理者而言也非常应适,并且是最底层的能力系统。再总结一下:
- 知道要什么:全面而准确地制定各种标准;
- 发现有差距:对于实际与标准之间的差距能够敏锐洞察;
- 能纠正偏差:善于使用管理、思维工具,找到真正原因;
2、提高管理能力最快的思维逻辑是:
系统入手,局部创新;建立结构,不断打磨。
有了最底层的能力体系,再来逐步完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计划能力、激励能力等等,前者是系统,后者是局部。如何快速提高呢?
两点建议,直接拆解管理能力提升的玄机:
- 建立系统,不断打磨:
传统管理能力提升的方式是什么?就是“经一事才长一智”,是正向成长模式,不能系统地解决问题。而当下发生的管理问题,不再是单一问题,经常需要面临复杂的背景,需要更高维度的认知才能有效解决。
建立个人的管理系统,这是逆向成长方式,一开始就用系统性的认知方式系统推进。比如:前面提到的三种能力“标准能力+差距能力+纠正偏差能力”,就是一个系统,无论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建立标准,执执行中发现偏差,并且有效纠正。面对任何事情,都需要直接用这个系统,直接思考与解决问题,就会不断地地对这套系统进行打磨。
- 系统入手,局部创新:
有了上面的管理能力系统,凡事入手时就从系统角度思考、分析、规划、执行。更重要的一件事,不断地打磨,就是不断地进行局部创新。用创新变革带动系统的升级。
无论是上面三种基本能力,还是为三种能力服务的多种能力,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局部创新与提升。比如:沟能能力的提升,可以有助于发现差距,更好地辅助“标准”的传达。比如:标准能力的提升,把标准张贴上墙,让员工复述标准等等,都有助于发现差距,纠正偏差。局部创新与提升,是以小带大,带动系统的升级。
归结起来:
传统管理者是“经一事长一智”,想要快速的提升管理能力,必须先建立系统,局部创新,不断打磨。
认同这样的观点吗?欢迎沟通交流。
管理能力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项目也很繁杂,我总结了几个能力。
1.沟通管理。
包括与领导的沟通,向上级汇报工作,与上级沟通资源;与下级的沟通,为下级安排工作,过程辅导,解决员工的心理负担等;部门间的沟通,协调资源,工作项目的配合。
2.识人用人
识别人才的长短板,将员工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并能够促进员工能力的提升。
3.业绩管理
有效的把控各项工作的开展进度,帮助下属在限期内达成目标。
除此之外,还有管理理念、员工激励、时间管理等。
管理能力如此之多,我们该如何提高管理能力?
我们需要先确定具体的岗位目标,你要提升到哪个岗位,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管理能力,你现在的差距有多大?如果你的公司有胜任素质模型,你可以一一进行对照。如果没有,你可以让你的直接上级给你建议。
然后对于不同的能力采用适当的方法。我举了三个例子。
沟通管理。
1.如果是与上级的沟通,可以主动的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并定期的征询管理者对你的建议。
2.网络上有很多沟通的课程,比如说非暴力沟通等,免费的课程已经完全够用。目的不是看了多少课程,而是有多少你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比如你学习了之后,在夸奖下属的时候,还是不具体,那么这个学习就没有效果。
识人用人。
1.对于手下的新员工,在自己有一定的见解情况下,问问领导是如何看的。不断的沟通,将逐渐建立你的思维模型。
2.可以多看一些心理学的书籍。开始的时候可以使色彩心理学这种简单的书籍,如果有兴趣也有时间,可以去参加相关的协会。
业绩管理。
1.学习你的领导是如何评价员工的业绩,对于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主动去请教。
2.可以自己学习一些绩效管理的知识。注意,是绩效管理,不是绩效考核!。
我们都知道培训的721法则。如果想提高自己的某方面能力,实践占了70%,与专家学习占了20%,专项的培训占了10%。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8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