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习惯是要培养才能养成,那么孩子专注吃饭的好习惯怎样培养的呢?
吃饭是需要孩子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当然吃饭也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好机会,孩子注意力集中在吃饭上孩子才能吃好饭。家长您会注意到,孩子饿了吃奶时是非常专注的,两个小眼睛盯着妈妈的奶或奶瓶子,呼哧呼哧地大口地吸奶。但是为什么孩子后来慢慢地养成了不玩东西,不看电视,不满地跑,就不能吃饭的坏习惯呢?
还得从给孩子添加辅食开始说起。从孩子单纯地吃奶,到开始学习吃辅食,孩子对于辅食有一个慢慢学习接受的过程。当孩子开始不太愿意吃辅食,或辅食吃得不太多的时候,家长往往有点担心和着急。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父母或老人围着孩子,有的拿着玩具在孩子眼前晃动,有的拿着手机放出音乐和图像让孩子听或看,逗着孩子高兴或注意力分散时,乘机往孩子口里塞一口辅食。只要哄着孩子能吃下辅食,什么招式都可以使出来了。就这样原本是一个孩子注意辅食色香味的享受过程,变成了诱导孩子分散注意力的一场大戏。在这场大戏中,父母和老人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围着孩子周边跳。孩子处在这个舞台的中心,两眼看着这些大人的表演,怎么可能注意眼前的食物呢?这就是为什么孩子慢慢养成了不能专注吃饭的很重要的原因。
那么怎样做才能培养孩子专注吃饭呢?这还得从孩子学习吃辅食的过程中说起。
孩子在吃辅食时环境很重要,必须将孩子放在一个比较安静的房间里,房间的四周墙壁上不能有五颜六色的东西,更不能放音乐和开电视。喂养人和孩子必须是一对一,其他人不能在场。为了吸引孩子对辅食的注意力,我们建议孩子的饭碗和勺子尽量使用红和蓝两种不同的颜色,以吸引孩子的眼球。同时我们的喂养人也可以主动的动嘴而不出声,这就是在孩子面前做出夸张的咀嚼动作,让孩子模仿。如果家长您这样做了,培养孩子专注吃饭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如果家长您错过了这个良好的开始,孩子已经出现了不好的吃饭习惯,那么可以利用第二次机会来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重新培养他们吃饭专注吃饭的好习惯。这就是当孩子十个月的时候,家长您可以让孩子坐在餐桌旁与大人共餐了。这时家长您可以给孩子一个小碗和一把小勺子,让孩子自己玩着吃。餐厅里关掉电视,大人专注吃饭,这样孩子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集中到自己或大人碗里的饭菜了。孩子的手很自然就会抓住小勺子鼓捣自己碗里的饭菜,或用手去抓自己碗里的饭菜,或伸手要大人的饭菜,完全没有机会去玩与吃饭无关的东东了。家长这时请注意,您需要做的就是埋头吃饭,用自己专注吃饭的行为方式来影响自己的孩子,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去逗孩子,更不要去强迫或诱导孩子进食。孩子在这个氛围里,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专注吃饭了。因此,孩子的进食习惯与家长的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孩子专注吃饭,家长您必须专注吃饭才行,而不是盯着或逗着孩子吃饭。
任何一个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学习、模仿和坚持的过程。培养孩子专注吃饭也是如此。我发现在培养孩子专注吃饭的过程中,除了上述谈到的孩子进餐环境和成人进餐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之外,我个人认为还有一点极为重要。这就是家长您必须在孩子想自己动手吃饭的发育关键期,放弃喂饭的权利,让孩子自己独立进食。只有让孩子自己吃饭,孩子才能最终形成专注吃饭的好习惯。这又是为什么呢?
家长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吃饭?最主要的原因是多数家长担心孩子自己吃饭吃不饱,于是采取喂饭来强迫孩子多吃。当孩子不愿再吃的时候,许多大人为了哄着孩子多吃一口或完成家长心里希望孩子吃的饭量,就开始满足孩子的许多条件,玩手机、看电视或允许孩子边跑边喂等。孩子不能专注吃饭的坏习惯就这样被不断地强化固定下来,难以改变。
所以,为了让孩子有一个专注吃饭的好习惯,我在这里呼吁广大家长,“放弃强迫进食,放下孩子的饭碗,让孩子自己吃饭,让孩子自己决定吃多少吧!”
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过程比饭量重要。我建议从孩子十个月起,就开始让孩子学习自己吃饭,给孩子一个小碗和小勺,不管是孩子是玩吃还是最终自己独立能吃。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享受这个吃饭的过程。孩子只有将吃饭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才会专注地吃饭;只有孩子自己掌握着吃饭的大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大人也就不需要为了哄孩子吃饭而绞尽脑汁与孩子斗智斗勇了,孩子也自然而然地不必与大人去讨价还价了。
有一天,当孩子像个小大人坐在家长您的旁边,像家长您自己一样吃饭时,他们还会在关注与吃饭无关的事情吗?家长您还会为孩子不专心吃饭而揪心吗?
专注力的培养是近些年家长普遍重视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观察思考,有些浅薄的认识供参考。
一是孩子从婴儿起的不被随意打扰。
婴儿从降生那一刻起,从父母到父母的父母都恨不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争先恐后的去拥抱亲吻孩子,疼爱孩子,婴孩的小小世界完全被各种宠爱填满了,而实际情况是再小的婴儿也有ta的小小世界,这一点被沉浸在新生命诞生喜悦里的长辈们忽视了。
(有人会喷笔者了,屁话,婴儿要吃要喝要尿要拉,难道坐视不管吗?笔者不是这个意思)
看过身边的,在公共场合各种孩子的表现,凡是性格沉静、不乱吼乱动的孩子和同龄人相比专注度更高,有人说活泼是天性,这个笔者也同意,但活泼不是不管不顾的自娱自乐,甚至打扰到周围其他人还不自知的放纵。
不客气的讲,教养环境越简单,孩子专注力的起步越好。
二是兴趣使然。孩子的兴趣点在哪儿,ta的注意力就在哪儿,观察并引导从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家长要深谙顺势而为的奥妙,而不能想当然或想起一出是一出,在幼儿时期有意识的让孩子接触一些文字、数字、绘画、音乐、舞蹈、运动、科学、地理、建筑、机械知识的皮毛,然后观察孩子的喜好和擅长,这是个技术活,需要父母协作完成的技术活,孩子间的差别早在婴幼儿时期已经显现,关键看带孩子的人的知识面和观察力。
三是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孩子“延迟享乐”的意识。那个著名的实验可自行查找。培养“延迟享乐”,也就是在培养甘于付出并耐心等待收获的意识。专注度不高的幼儿更容易将来养成浮躁的性格,对生活、学习、工作都有很大影响。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8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