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寓言的类型大约有两种,一种是用夸大的手法,勾画出某类人的特点和思想;另一种是用拟人的手法,把人类以外的动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篇幅一般比较短小,常用比喻、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带有鲜明的讽刺性、教育性或劝诫的性质。
寓言是民间口头创作,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与其它文学作品一样,存在着阶级性。在春秋战国时代,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揠苗助长》等,一些思想家把寓言当成辩论的手段,为了在政治主张上战胜对方,往往引用于古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等通过艺术加工,用鲜明生动的抽象的代替议论进行激烈的争辩。
中国古代寓言反映了劳动人民朴实、向上的思想情感,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寓言的发源地是中国,古希腊、古印度
19世纪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指出:“寓言是理性的诗歌。”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寓言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故事,贮存着人类的智慧,传承着思想的火花,铢积寸累,伴随人类从蒙昧时代一步步地走向现代化。 古老的中国与古印度、古希腊,并称世界寓言的三大发祥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每一位论辩、游说之士几乎都有寓言创作,其数量之巨,足可“汗牛充栋”;其艺术之美,堪称“姹紫嫣红”。此后,寓言创作历尽沧桑,绵延不绝,影响深远,直达当今!
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的寓言风格迥异,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其中古希腊寓言以伊索为代表.用动物为角色。采用拟人化描写。
古印度寓言则多是佛经中的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则大部分是常人体寓言。
世界三大寓言虽然各具特点,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它们都是饱含哲理的智慧之花。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