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进步的带动下,我市经济增长稳步增长,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010亿元,同比增长6.1%。人均生产总值6万元,增长4.9%。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898元,分别增长8.5%和9%。今年上半年东莞实现生产总值2434.32亿元,同比增长9.2%,增幅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东莞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构建科技交流合作体系: (一)确立科技合作的战略地位。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为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东莞缺少著名的高校院所,我们充分认识到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落脚点在于依靠科技交流与合作解决项目源、技术源和人才源的问题。我们一方面,积极优化科技交流合作的政策环境。从强化政府引导扶持入手,有效调动各方加强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2006年颁布了《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模式,以产学研合作和对外科技合作为重要途径,走具有东莞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制定了《促进产学研合作实施办法》、《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办法》等科技政策,进入“十二五”,新一轮科技东莞工程配套政策调整出台,我们又从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工程中心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重大专项实施、配套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环节上,不断优化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切实加大科技合作的投入。坚持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风险投资、融资担保等为辅助,努力完善产学研合作的投入机制。例如,在“科技东莞”工程专项资金中,增设科技交流合作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联合海内外科研机构开展科技交流合作活动;按“一事一议”的方式安排资金,财政已投入超过20亿元建设经费,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对获得国家、省部产学研项目市财政给予1:1配套资助,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争取发展资源等。 (二)强化科技合作的载体建设。我们认识到要把科技合作深入持久地推进,必须扎实建设落地生根的科技载体。一是加强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建设松山湖、虎门港、生态园、长安滨海新区和各专业镇特色产业园,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提升与海内外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的合作层次。目前已形成松山湖、虎门港、生态园、长安新区4个市属园区和25个专业镇特色产业集聚区的“4+25”格局。二是强化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以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为依托,联合高校院所合作组建了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北京大学光电研究院、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等15个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我市科技创新提供研发支撑。我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东莞广州中医药大学数理工程研究院等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获得广东省科技厅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授牌。此外,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中德精密制造技术中心、台湾高科技园等大学创新城等一大批科技合作载体正在抓紧建设中,这些平台载体的建设为科技合作的开展夯实了基础。三是强化行业技术平台建设。我们积极整合高校院所的力量,依托行业龙头科技企业组建了12家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开展重点行业关键技术的攻关。比如,支持东莞康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四川大学等高校,组建康达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重点研究太阳能热发电和生物质综合利用两方面的技术。以此作为技术依托,康达公司在发电机组方面,与美国瓦克夏、西班牙高斯科尔、德国曼等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生物能技术开发方面,与荷兰���康森、德国智科公司形成了合作关系;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开发方面,与意大利ENEA公司等形成了合作关系;康达公司成为上海世博会英国零碳馆合作伙伴,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四是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针对东莞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实际,积极引导企业联合各高校院所,组建自己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有效提高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目前全市已建有130家企业工程中心和46家重点实验室,其中省级以上工程中心4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1家。
科技
松山湖高新区的创新经济在为全省20000多家企业服务。同时,高新区也在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按照东莞的1中心4组团的布局, 松山湖高新区就是科技创新中心。
2014年东莞市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共75项,奖金合计690万元。市科技局局长吴世文介绍说,虽然2014年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总量比2013年少,但获奖项目科技含量更高,体现了自主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2014年东莞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755家,居全省地级市首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7.6%,对全市出口增长贡献率为47.3%。2015年,东莞已有六成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研发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和工业机器人装备制造商已有70家,机器人企业数已占全国总数的 10%,工业机器人产业总产值15亿元,整个智能装备产业总产值逾200亿元,已逐渐形成了运动控制与高端装备企业群、工业与服务机器人企业群等集群, 并涌现出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机器人企业,创新创业机制和产业链配套日臻完善。而在工业机器人专利方面,东莞专利数量达到995件,超过了广州的879件。2015年8月,东莞获批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取得创建资格的地级市。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9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