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HR兼过来人的身份来说:非常有必要!
一、明确的职业规划可以避免碌碌无为的人生
首先,职场规划涉及到一个“定位”的问题。你在这个公司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什么是你的份内工作?哪怕是在人才济济的世界500强扮演一个螺丝钉的角色,也要清楚自己这颗螺丝钉将来会促使公司这部“机器”的哪部分运作起来。其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职场规划,那就拥有了一个“主要矛盾”,在你放眼这个“主要矛盾”时,眼前的一切都变成不重要的“次要矛盾”了。比如说职场的一些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当你有一个“先赚一个亿”的“小”目标,并为此持续不断付诸努力并逐渐有回报时,怎么还会有时间精力在意眼前的蝇头小利?最后,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可以有效避免碌碌无为的人生。现在的90后普遍不喜欢朝九晚五坐办公室喝喝茶看看报甚至可以迟到早退的“养老”工作,说到底,还是会害怕这种一眼就看到头的无趣生活。如果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忙或为什么不忙,就不会每天都活得如此浑浑噩噩。比如:看看书写写稿,种种花养养草,如果工作清闲,正好有大把时间可以“浪费”,何乐而不为?如果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同样,有大把时间给你,有什么是不能做的?又有什么是做不成的呢?《爱丽丝梦游仙境》中有个片段是这样的:爱丽丝为不知道走哪条路而苦恼,猫告诉她想想自己要去哪就好,然而爱丽丝也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猫说了一句:“那走哪条路都无所谓了。”的确,没有规划,没有目标,再怎么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的样子,都是碌碌无为。
二、职场培训能够为职业技能提供方式方法
具备清晰的职业规划之后,接下来就要磨练自己的专业技能了,这时候,就需要公司来提供职场培训。一般公司入职前都会有相应的岗前培训,新员工具备了基本职业技能后,才会得到干活的机会。这属于岗前培训一类。除此之外,一般有要求的公司,都会定期开展员工职业技能提升的相关主题培训,比如: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正如学习是有方法可循的,工作也一样。为什么有的大神忙得风生水起却依然能够游刃有余,有的小白明明没多大点事硬是把自己整得崩溃,说到底还是做事的方式方法上还待提高。我有个挺“可爱”的同事,有一次老板布置一项挺紧急的任务给他,他忙着忙着,结果被一个快递电话给叫走了,叫……走……了……可想而知老板后来动了多么大的雷霆之怒= =当然,这位同事作为老板的助理,自然要操心老板的一系列事情,包括紧急重要的事以及鸡毛蒜皮的事,偶尔出现疏漏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同一种情况出现数次,这就不太应该了。像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准备一个小本本,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然后按照事情的优先级排序,不做完优先事务绝不跳到另一项事物上去。这也是《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这本书的核心之一。《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的作者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目前人类的智力水平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同时专注做多项事务的地步,注意,这里说的是“同时专注”做,而不是边听歌边做家务的那种“同时”做。这就要求了我们在一个时间段内,做好一件最重要最紧急的优先事务就足够了,做好了这一项优先事务,哪怕其它诸如取快递的事没有做,也不会影响大局,毕竟机会错失了就永远错失了,快递它能自己私奔么?
三、这些书目能够为你提供“方法论”
首先推荐的就是加里·凯勒和杰伊·帕帕森合著的这本《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这本书蝉联了亚马逊总榜第一,被评为2015年最佳读物。就像书名说的那样,两位作者认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找准最重要的那件事,就足够了。书中提到了一个家喻户晓的玩具——多米诺骨牌,对没错,就是那个推一块牌倒一片牌的多米诺骨牌。作者们认为,其余的事情都不重要,最重要的事就是那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找到它,并推倒它,如此引发的连锁反应,会帮你推到最后那块牌,即:取得成功。
接下来就是懒人老猫所著的《好好工作:在职场中创造自己的独特价值》。
这本书对不管是职业规划还是职场培训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可谓是懒人老猫这位高级软技能培训师、高级咨询顾问的肺腑之言。这本书不像市面上一些“毒鸡汤”一样,掰扯着自己如何奋斗获得成功,懒人老猫是通过解剖自己的失败,通过自己的失败教训让读者们少走弯路。比如:意气用事、急功近利、高不成低不就等等这些毛病,年轻人有过的心理作者都有。站在现在的角度,作者认为,年轻人心浮气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被心浮气躁这种情绪操纵,那就太可悲、太得不偿失了。与其顾影自怜,不如把功夫花在提升自身的 职业技能上,比如:以结果而不是以“快乐”为导向,建立起自己高效的工作习惯,有效呈现出忙活了一天的工作结果等等。基本上职场小白们遇到的职场问题,在这本书中,都能够找到答案。
书籍贵精不贵多,最后给大家推荐的是这本《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这本书是去年大火的一本书,作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力荐的畅销书,出版没多久,就引发了一场针对“深度”工作的讨论。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再忙一件事的时候,总会被各种微信信息、邮件或是不请自来的同事所打断?你力争在第一时间内回复这些信息,到最后终于忙完,却下班了,所以,你不得不自觉加班,完成白天里没有完成的事情。其实,很多在我们眼中是“小事”的事情,才是最可怕的事,它们堆积在一起,却利用打游击战的方式,一点点地瓦解你的工作时间。所以,《深度工作》的作者卡尔·纽波特认为:十封邮件中,有九封其实是完全可以晚点回复甚至是不用回复的,不妨就尝试着“消失”一天,看看你的世界有没有土崩瓦解?很多时候,通讯工具越是便利,就越容易产生垃圾信息,这也是我为什么在工作事情上不想听微信语音的原因。事情已经很多了,你还要让我去一条条地听你长达一分钟的语音,你的心不会觉得痛么?反正我的心是觉得累啊。言归正传,这种肤浅工作无意间便增加了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一切信息,在发送前力图将所有涉及到的问题都包含在内,对自己对他人都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这也是深度工作的表现之一。毕竟能够一句话就解决的事情,就不要浪费60秒的口水了。
以上都是本人工作以来的一些心得感受,实话说,要不是书籍,真的还得走好些弯路才能悟得其中道理。如果说职业规划是一个目标,那么职场培训就是让新人们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达到目标的一项重要活动啊。毕竟自己一个人去撞南墙,第一效率低,第二头还疼,所以有这么一本《避免撞南墙》或者《南墙后面是什么》的秘笈,你觉得重不重要?
很有必要!
实话说,中国的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是做得太早,而太迟太迟、太少太少了!
究其原因还是中国的大部分父母,从小开始便为孩子包办了一切,从学习到兴趣爱好。虽然报了许多的课外兴趣班,但几乎不会问孩子一句:你喜欢什么?只是随着潮流而走,如果钢琴考级对升学有帮助,那么便学钢琴,如果奥数得奖可以加分,那么便学奥数。看看这十几二十年来,课外培训一波波不同学科兴起的潮流,便可以了解到每个阶段最时兴的学科是什么。在这过程中,几乎每个孩子都没有选择的自由。
没有选择便意味着没有个人意志,没有个人爱好,在这样的背景下去谈职业规划其实是很可笑的。孩子连自己喜欢什么及能做什么都不知道,去做职业规划又有何意义?这就造成了另一方面数据的形成——大学毕业后能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的人,只有八成。这里面的原因难道不是从接受教育开始便逐渐形成的吗?
现在,终于开始涉及职业规划这一块了,然而从大学开始已经太迟了,因为专业已经基本定型,能够换专业的毕竟是少数,更何况有些专业讲求积累、长期培训,临时的为了未来的就业而转换专业,各方面都得不偿失。
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尝试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意识培训,这是非常可喜的一步。但是规划好了后,到底是否真能和学生以后的自主选择专业以及择业相结合起来,则是需要放在一段时间来考察了,否则又只能沦为为学而学,或者是画了个饼而已。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