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质量求生存,打造学科平台 + 专业模块的教学特色品牌
外国语学院的本科优势专业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专业始建于 1985 年。专业建立之初除按照大纲要求培养人才外,考虑到社会 发展及 周边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英语的特定使用环境还开设了《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投资法》、《世界经济地理》、《外经贸英语写作》等课程,注重外向型、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实践环节上,除毕业实习外,在两年专业课之后还开设了社会实践课,即第四学期期末利用两周的时间去烟台、青岛、济南、曲阜等省内主要旅游、外事、外经贸部门见习,了解著名旅游景点、学习外事知识、初步掌握外经贸业务知识。此后,我们的专业一直朝着这一方向发展。到了 1999 年我们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即我们在实行两年专业基础教育之后,专业阶段实行专业分流,即除注重“外语 + 专业知识”的培养外,又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在满足大纲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实行“外语 + 专业方向”的开放性、应用性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一教学模式已发展成如今的平台加模块的培养模式。
外国语学院是 1999 年在原外语系的基础上组建发展起来的,原本只有一个专业方向。学院以改革、创新带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建设,以专业建设带动课程体系的建设,从而使原本一个专业方向拓展到现在的三个专业方向: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经贸英语。这些专业方向的拓展是建立在“学科平台 + 专业模块”的培养模式上。所谓学科平台是指在本科阶段一、二年级对学生进行通才式教育、不分专业。本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强化对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基础英语、英语写作、听力、口语、视听、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等。需说明的是,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学院将原来的《英语语音》、《英语阅读》合并到《基础英语》课中,适当地增加了基础英语的授课时数,将语言技能训练的相关内容有机的结合,提高了课程的效率,从而形成了学科基础的平台。
所谓专业模块,系指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本科阶段的三、四年级加大专业分流的力度,根据学生的专业志愿、突出了对学生的专业方向和个性发展的培养。自 1999 年以来,外院通过几年的学科建设,逐步完善了三个专业模块的课程建设。英语语言学模块的课程组合主要有《英语语言学》、《词汇学》、《语用学》、《英美文学选读》。英美文学模块的课程组合主要有《英国文学与选读》、《美国文学与选读》、《英语语言学概论》。经贸英语模块的课程组合主要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经贸函电》、《口译》。这三个专业模块的特色是既有各自的专业主干课,又有跨本学科专业的相关课程。同时为了强化基础教学和语言能力的培养,学院开设了《高级英语》、《高级听力》、《英汉互译》等课程,作为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必修课。
这种平台家模块的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阶段的三个专业方向的设置上,其中突出特色的是英美文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目前该项目是校重点改革项目,主要是制作大型文学数据库,其中包括英美著名作家作品目录、英美文学名著简介、英美文学核心期刊学术论文检索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了便于学生课后预习、复习,我们将整部小说的中英文版以及英文整部电影编入课件中;界面的设置和语言提示清晰、易懂,易于操作;动画的取舍生动、易于调动情绪。除此之外,各部分的文字部分配以相应的代表性的影片中剪辑的画面图片,通过视觉、听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专业方向中另一特色是经贸英语方向,体现这一特色的主要课程是:《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经贸函电》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的设置与建设旨在使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涉外行业的工作。在提高语言基本功的同时了解涉外行业的基本业务知识和不同文本中英语的语义、词汇、修辞和语体特征,使毕业生做到一专多能,更好地应对国家对涉外学科高级应用型、研究性人才需求的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涉外商务知识有基本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在强化英语基础的前提下拓展知识面,拓展专业的应用范围,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英语语言的层面上进行融会贯通,而不是成为另一个专业的学生,这样即可以保障学生的专业特征,又可以使本专业学生有较强的适应面。
这种学科平台 + 专业模块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继续强化英语基础的前提下又具有明显的专业知识特色和相关专业知识的交融。为了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学院还鼓励学生跨院系选课,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文理知识兼容、一专多能。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很授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它适应了学生的专业发方向,增强了学生在未来的深造或工作中的竟争性和适应性,使其成为受社会欢迎的有专业特色和高素质的外向型人才。
此外,这一专业有一支非常优秀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比例为 53.1 : 34.4 : 2.5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比为: 56.3 %( 18/32 );教师中 50 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百分比为: 81.3 %( 26/32 )。
这种学科平台 + 专业模块的教学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使外院学生考研率多年来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例如, 2000 届共有 72 名毕业生,其中有 28 人考取研究生、双学士,占毕业生总数的 38 、 9% 。外院近三年考研和考取双硕士率均在 20% 左右,录取的学校多数是国内知名的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广东对外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二. 以现代教育技术带动教学模式的改革
随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英语教学模式正进行着深刻的变革。以课本、磁带为主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外国语学院多媒体研究室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最新媒体制作软件改革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了教学材料,代表着山东省同级高等院校的制作水平,有些方面甚至在国内也是一流的。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时代,教学信息的扩充、教学过程的互功性、学生地位
的主体性转变、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情景的虚拟化等为发展现代技术教育提供了机遇。几年来,外院的专业基础课程正在有计划地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目前比较成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英语听力》、《高级听力》和《英美文学多媒体软件》。每一课都做成了由背景知识、词汇注释、听力分解练习组成的并配以相应图像具有动画效果的多媒体课件,经过近几年的尝试,效果很好。
几年来已陆续应用于教学的多媒体听力教材具有教育性和科学性,遵循了教学和认知规律,运用了体现最新科学动态的资料。新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运用适宜的图片、视频、配以合理真实的音乐、音响效果和精炼准确的配音解说,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清晰易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器官,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积极性,并深刻地理解了其中的文化内涵。教材的技术性则体现在便捷的操作界面、分布井然有序的屏幕内容、适合网络教学的功能、和谐的色彩搭配、生动形象的画面和合理的页面布局,从而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宗旨,极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普遍好评。
目前多媒体工作室正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进行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新大学法语》光盘版的和网络版的制作。该项目是集图、文、声、像、网于一体的多媒体制作。这项突破性工程受到了学校及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 开放式办学、培养外向型人才
外国语学院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大批面向未来的外向型人才。何为外向型人才?外向型人才必须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的竞争与合作,在语言、文化、知识、视野上达到国际化,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融统一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备崭新的知识结构和强大的
竞争力。而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必须改革传统的“克隆”式培养模式,利用国外优秀教育资源,走开放式办学之路。
自 1998 年起,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与挪威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双方共同出资、共派教师在烟台大学建立了 MI 国际商学院。这是一所具有国际化特色的学院,其主要教材由对方提供,从教学计划到教学模式均吸收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这种培养模式很受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被人们誉为不出国门的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1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