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就是我们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搞的榜样管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大庆和大寨就是学习榜样。
国际管理学界把标杆管理,流程再造和战略联盟称为21世纪三大管理工具。中国有标杆管理的群众基础,尽管标杆管理的提出者是施乐公司,但进行理论总结的确是中国人。他就是全面标杆管理体系创建者陈泓冰。
陈泓冰某次去给山西国资委的干部讲课,提出来标杆管理的一组关键词:简单量化。
各行业中,钢铁行业是学得比较通透的。他们的中层干部考核表一般这样写:目前我们的吨钢成本是多少,对标企业是多少,你今年要达到多少。目前我们的人均钢产量是多少,对标企业是多少,你今年要达到多少。要干,这个中干就签字,年底考核,完成领奖,完不成滚蛋。
然后,就是对标企业的具体做法,你就边学边做吧。
钢铁行业学得好,有真经,和宝钢当年找ibm有关系。宝钢引进先进的生产线后,感觉管理不行,大家说是管理信息系统不行,于是就找来一帮学软件的大学生,按各个二级单位领导的想法写,开始用着还行,但还是落后。
宝钢当时的话事人做了一个英明的决策,叫ibm做管理方案,自己的大学生根据管理方案写软件。
ibm也聪明,拿了宝信一大笔钱,不敢乱出方案,就组织专家论证,根据宝钢的情况,给宝钢找个榜样。这个榜样就是韩国浦项。
ibm提供各个国家企业的信息化硬件,关联企业资源也多,自己也在做企业转型,打造服务型的ibm,手里管理专家众多。就把韩国浦项的管理模式解析个底朝天,这叫最佳行业实践,然后讲给宝钢听。
这个讲解就太清晰了,下边的分厂逐项对标,一下就明白了,立刻找到了突破口,各项指标刷刷地改善。然后软件跟上去,宝钢的管理水平立刻甩其他钢厂几条街。后面就是吞并武钢,兼并其他中小钢铁厂了,成为钢铁行业的王者和霸主。那帮写软件的人,成立了宝信公司,一年几百亿的销售收入,也是牛得不行。
其实,宝信这段经历,也是大企业搞信息化的真经。信息化搞得好,关键不在软件公司的技术能力,而是甲方公司是否把行业研究透了,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想法,然后用软件去推动它。
摸着先进分子过河,这永远是提升自己的捷径。2021年是标杆管理年,大家互相学习,把中国制造业的底座打牢。
在管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标杆管理”,意思是说,以最强大的竞争者,或者行业里公认的领导者作为标准,通过对比各种指标,持续不断地检讨、改善自己的产品、服务和做法,由此实现提升企业业绩的目标。交广国际管理咨询专家团队总结标杆管理的三个方面。
1.确定方向
首先是“方向”。宁向东说,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究竟要朝向哪个方向,这一点非常重要。宁向东高中时有个同学,学习成绩一般,但体育很好。不过,这位同学的父亲却让他和宁向东对标,想让他考一个理工科大学。但是这位同学知道,如果考理工科大学,搞不好会考不上。所以,他一上高中就自己决定报考体育学院。因为他知道,以他的学习成绩和运动成绩,报考体育系,可以考到这个领域里非常好的一所大学。这就是方向。
2.目标明确
第二是“成功要素”。方向确定了之后,你就要分析,想要达到目标的关键要素是什么,也就是说,必须在哪些方面达到基本要求才有可能成功。还是拿宁向东的同学来说,他要考虑的就是,要专攻哪一个体育项目,在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怎样的成绩,体育的专业课考试要达到怎样的要求,文化课考试取得怎样的成绩,等等。
3.细化目标
第三就是在明确这些成功要素之后,还要再进一步细化到指标,通过具体的指标来衡量自己是不是在走向成功。比如,宁向东的同学给自己的规定的目标,是要参加省级的少年运动会,并且要取得前三名的成绩。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每天早上都和一位省冠军一起出早操。在体育成绩上,他也在不同领域找不同的人对标,比如跳远的时候,就和学校里跳得最远的人比。最后,宁向东的这位同学如愿考上了体育学院。
标杆管理不仅对企业很有帮助,降低人才成本,也对个人的职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提升。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2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