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赋
以“成教于国,大德敦化”为韵
文/杜 悦 竹
寰区泰定,德教昌明。文翁筑室,孟蜀传经。越千章之渥彩,承百代之鸿名。俊材纷出,比于齐鲁;胜士相延,灿若晨星。独据山川之秀,犹藏间气之英。建学尊师,振人文以彰耀;崇文重道,逢治世而挺生。追踪上哲,发起先声。惠风初至,斯校乃成。
忆昔几度迁移,一番探绕。花圃路熙,荷花池闹。更修函杖于十陵,尽弃陈规;乃造杏坛以千亩,又生新貌。广陌骈开,长吟半野烟霞;重楼竞起,恰见平林晚照。时有桑麻井里之风,地藏帝子文臣之庙。绣壤交横,浑如风送春波;飞莺络绎,何似弦翻逸调。含元气而淋漓,聚人文而妖娆。自古皆然,每钟山岳之灵;由来尚矣,总属不言之教。
而其香铺野外,锦错城隅。青芜窈渺,翠雾萦纡。起连楹之广厦,临越野之通衢。桥名寻梦,雨过花明柳暗;湖号嘤鸣,春来鱼跃凫趋。萋萋洲碧,若垂杨之聚会;艳艳桃红,如玉面之敷腴。雨润梧桐,华姿蓊蔚;花迷蛱蝶,曼舞怡愉。必坐风而有幸,当立雪而无虞。不尽云霞,尘心悠尔;依然兰蕙,芳意多于。
原夫学苑昭光,名区增色。宿舍疏朗,高楼静默。巍巍学府,岂不尔思;灿灿讲堂,安能蠡测?巨典琳琅,尽充映雪之庭;英才踊跃,多比过江之鲫。添雕塑以涵辉,缀良言以雅饰。能漫步于桥边,可晨读于柳侧。觅翠喁喁,寻芳特特。济济焉,棫朴作人;恒恒焉,菁莪为国。
况夫鹿洞散芳英,鹅湖余宝唾。张表方史册扬辉;周太玄嘉言劝课。白敦仁怀铅有术,六艺融通;钟树梁制曲因时,四方流播。学传绛帐,尽望功成;窗映明灯,唯图壁破。经世之材,绰绰盈门;兴邦之士,怡怡满座。文理兼容,循教化之本源;中西并举,耐科研以辅佐。延当世之名师,定蔚人文;聚超时之英物,且居奇货。开门成市,于明哲之尚然;讲学结庐,实古今之固大。
于是学子趋门,俊才勉力。居必求安,行应有则。常款款以耽书,亦陶陶而忘食。何须凿壁偷光,灯耿耿而长明;姑且引锥刺股,笔纤纤而未息。艺兼文武,堂堂容止之风;器禀英灵,卓卓韶华之极。宜来美眷,雅弄琴音;且伴书香,戏为笔墨。欲赏奇文,邀旧雨而朗朗;因逢佳日,浴春风而得得。此日腾声庠序,郁郁乎斯文;他年耀彩神州,洋洋乎盛德。
乃若初离母校,久出师门。或殖于市,或教于村。各领风骚,千行竞艳;共添勋绩,百业争奔。振凌云之羽翼,功原可表;享折桂之尊荣,理亦能论。心推金石之坚,铃声犹记;地限江山之远,绮思常存。遇良辰之嘉会,倾学友之金樽。亦缠绵于寄托,当延伫以怀恩。熠则永彰,自风淳而俗厚;深而若隐,唯德秀而情敦。
所以业在其中,艺成而下。古调犹存,长歌未罢。得彩凤之栖飞,筑梧桐以迎迓。贤良之质,学而有方;静穆之风,贵而无价。秉自由之思想,牢笼天人;持独立之精神,析分真假。斯校鳌头初露,大道恢宏;斯时气象新开,世人争讶。文脉相连,应当抒写新篇;书声已继,必定讴吟华夏。升堂入室,幸望功成;激俗扬风,以期雅化。
2008年11月15日
附 录
《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诗、词、曲、赋,传统韵文四大体裁中,赋居其一,但由于创作及理解的难度,使赋的面目最为模糊。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指出:“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简要地说,赋即是铺陈的意思,铺陈文采,目的在于更好地描绘事物,抒写情志。
这里要注意的是,第一,赋是一种韵文。不押韵的文章,是散文,不能称为赋。第二,赋的风格注重铺陈。讲究辞彩华茂,劝百讽一。这是这种文体的特色。
这一篇《成都大学赋》,是律赋。“律”是格律,指作赋必须遵守的对仗、声韵的限制。唐代进士科举考试命题作赋,除须遵守
俳赋
对仗声律要求外,还限定了表示立意要求的韵脚字,一般为四言两句八字,即限八韵。宋代试赋沿袭唐制。后世便通称这类限制立意和韵脚的命题赋为“律赋”。南朝俳赋的对仗、声韵有一定讲究,但未形成格律。
注 释:
(以下注释大多来自“汉典”,解释从略,例证有删减,只保留较易理解的一例。)
成教于国:《大学》:“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指为国家培育人才。
大德敦化:《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小德如江河,川流不息,大德敦厚,化育万物。天地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此。
寰区:天下;人世间。唐杜甫《解闷》诗之八:“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
泰定:指太平。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七:“ 明帝、章帝继光武而臻泰定。”
德教:道德教化。《
孟子
·离娄上》:“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昌明:政治、文化方面兴旺发达。兴盛发达。《
红楼梦
》第一回:“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那里去走一遭。”
文翁筑室:文翁(前156~前101) ,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史。
庐江郡
舒县
(今
安徽
舒城县)人。
汉景帝
末年为
蜀郡
守,兴教育、兴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
班固
《
汉书
》中云:“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有称,“蜀地文学,比于齐鲁”。
孟蜀传经:后蜀刻儒家经典于石壁上,史称“孟蜀石经”,成为后世传经的范本,“蜀学之盛冠天下”。
渥彩:亦作“渥采”。浓艳的光泽。《
后汉书
·班固传上》:“发五色之渥采,光爓朗以景彰。”李贤 注:“渥,光润也。”
鸿名:大名;盛名。《
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前圣之所以永保鸿名而常为称首者用此,宜命掌故悉奏其义而览焉。”
比于齐鲁:见“文翁筑室”注释。
胜士:佳士,才识过人的人士。《
晋书
·羊祜传》:“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
间气:旧谓英雄伟人,上应星象,禀天地特殊之气,间世而出,故称。
治世:太平盛世。《
荀子
·大略》:“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挺生:挺拔生长。亦谓杰出。《
后汉书
·西域传论》:“灵圣之所降集,贤懿之所挺生。”
上哲:具有超凡的道德、才智的人。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
·程器》:“人稟五材,修短殊用,自非上哲,难以求备。”
先声:指发生于某一重大事件以前的类似的有相同性质的事件。
惠风:柔和的风,比喻仁爱、仁政。汉 张衡 《东京赋》:“惠风广被,泽洎幽荒。”1978年12月,成都大学在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诞生。
花圃路:原成都大学校区所在地。
荷花池:原成都大学校区所在地。
函杖:《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郑玄注:“谓讲问之客也。函,犹容也,讲问宜相对容丈,足以指画也。”原谓讲学者与听讲者坐席之间相距一丈。后用以指:讲学的坐席。
十陵:现成都大学校区所在地。
陈规:陈旧过时,不再适用的规矩、法度等。
杏坛:《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泛指授徒讲学之处。
千亩:成都大学校区面积超过千亩。
广陌:大路。晋陶潜 《咏荆轲》诗:“素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骈:两物并列,成双的,对偶的。
竞:比赛,互相争胜。
桑麻井里:桑麻,桑树和麻,泛指农作物或农事。井里,指乡里。成都大学在成都郊区,紧邻农村。
帝子文臣:帝子,明朝历代蜀王多埋葬在十陵。现有明蜀王陵,系明太祖朱元璋之皇室家族陵墓群。文臣,指十陵镇朱熹宗祠。
绣壤:指田间的土埂和水沟。因其交错如文绣,故称。清陈梦雷 《登屴崱峰》诗:“近郭桑麻开绣壤,满城烟火杂征旄。”
元气:泛指宇宙自然之气。也指人的精神,精气。也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人文:指礼乐教化。泛指各种文化现象。
不言之教:不言之教:谓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青芜:杂草丛生的草地。唐杜甫 《徐步》诗:“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因成都大学在郊区,故言。
窈渺:亦作“窈眇 ”。亦作“ 窈妙 ”。 精微;幽远。汉 牟融 《理惑论》:“其广大之外,剖析其寂;窈妙之内,靡不纪之。”
萦纡:盘旋弯曲;回旋曲折;萦回。
连楹:楹柱一根接一根。形容建筑物华美宽敞。
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汉 班昭《东征赋》:“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
敷腴:喜悦貌。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之五:“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
坐风:象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出自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四:“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兰蕙:兰和蕙。皆香草。多连用以喻贤者。
学苑:学术的园苑。犹学校。宋 苏轼 《刘丑厮诗》:“笔砚耕学苑,戈矛战天骄。”
昭光:使光大;发扬。
名区:指有名之地;名胜。
蠡测:即蠡酌。以瓠瓢测量海水。比喻见识短浅,以浅见量度人,“以蠡测海”的略语。
映雪:“映雪读书”作为贫家子弟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的典故。
过江之鲫:东晋王朝在江南建立后,北方士族纷纷来到江南,当时有人说”过江名士多于鲫”。后以”过江之鲫”形容多而且纷乱。
棫朴:《诗·大雅》中的篇名。该篇诗序称是咏“文王能官人也”,故多以喻贤材众多。
济济:众多貌。
菁莪:《
诗·
小雅》中《菁菁者莪》篇名的简称。晋 孙楚 《故太傅羊祜碑》:“虽《泮宫》之咏 鲁侯 ,《菁莪》之美育才,无以过也。” 宋 朱熹 《白鹿洞赋》:“乐《菁莪》之长育,拔隽髦而登进。”
鹿洞:指白鹿洞。宋朱熹讲学处。宋韩补《紫阳山赋》:“既表章乎鹿洞,宜敷锡乎枌榆。”
鹅湖:宋淳熙二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兄弟讲学鹅湖寺。
宝唾:对人的谈吐和文词的赞辞。宋 黄庭坚 《被褐怀珠玉》诗:“宝唾归清简,晴虹贯夜窗。”
张表方:张澜1872-1955,字表方。民国时期,张澜创办成都大学,并任校长。
周太玄:1895—1968,生物学家,教育家、翻译家、 政论家、社会活动家和诗人,20世纪30年代曾在成都大学任教。
白敦仁:1918—2004,字梅庵,室名水明楼,古典文学研究家。曾任成都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怀铅:谓从事著述。南朝梁沈约《到著作省谢表》:“臣艺不博古,学谢专家,乏怀铅之志,慙梦肠之术。”
钟树梁:1916—2009,曾任成都大学教授,杜甫研究专家,著名学者、诗人。
绛帐:指师门、讲席之敬称。《
后汉书
·马融传》:“融 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絳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
壁破:即破壁,以喻人飞黄腾达或打破现状,有所作为。周恩来诗:面壁十年图破壁。
绰绰:宽裕貌。
怡怡:形容欢喜的样子。
凿壁偷光、引锥刺股:比喻苦学。
旧雨:老朋友的代称,又叫“旧故”。
郁郁乎斯文:《论语》:郁郁乎文哉。
先简单了解一下成都大学:成都大学,四川省与成都市共建综合性大学,位于成都市,1978年创办,2006年由原成都学院、成都教育学院、四川省成都卫生学校、四川省成都幼儿师范学院合并而成,2018年更名为成都大学。学校现有药学、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有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以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动化、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学科为优势学科。成都大学每年招生人数在5600人左右,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本省招生,去年四川省文科一本线527分,二本线为449分,理科一本线529分,二本线443分。成都大学文科投档线541分,超过西南科技大学的537分、四川农业大学535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534分;理科投档线为545分,超过西华大学541分,西南科技大学537分。
成都是我国西南最重要的城市,教育资源丰富。成都市有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两所国内著名的985高校,有在211高校中排名靠前的西南交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成都市的一本大学有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华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二本高校有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成都医学院、成都工业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但是成都大学的教育经费在四川省内高校中排名第六,仅次于四川大学、电子科大、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西南石油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我们从以上可以看出成都大学虽然学科实力很一般,但是生源不差,经费充足,地理位置优越,进步空间大。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