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没有恒心,也就是缺乏可持久性:起初雄心万丈,没过多久就偃旗息鼓,半途而废。
有人说,学习是反人性的,因为学习是一种长时间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这和人类追求轻松安逸的天性相违背。那么,是否凡是需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事情,都容易让人厌倦呢?答案是否定的,不信你可以观察很多人打游戏、刷抖音的时候,是多么地全情投入甚至废寝忘食啊!
为什么玩电子游戏可以这么起劲,换成学习就不行了呢?学习者的意志品质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毕竟,任何缺少内在驱动、勉强靠意志力去推动的事情都是很难持久的,那种感觉就像是去谈一场违心的恋爱,谈得再久也培养不出真感情来。所以,要想让学习活动长期进行下去,不妨先来研究一下游戏的激励机制。
为什么你可以“持之以恒”地玩游戏?
任何一款优秀的游戏产品,背后都有其精巧的设计。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世界顶级未来趋势智库“未来学会”游戏研发总监简·麦戈尼格尔(Jane McGonigal)在他的著作《游戏改变世界—— 游戏化如何让现实变得更美好》中指出,所有游戏都有四个决定性特征:目标(goals ),规则(rules),反馈系统(feedback system)和自愿参与(voluntary participation)。在游戏世界里,升级通关是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游戏者必须遵守游戏规则,不能轻言放弃;每一次尝试,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游戏者都会立刻得到反馈,会在分秒间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懊恼;即时反馈机制又反过来刺激游戏参与者主动持续投入,不断向着理想目标迈进。当参与者越来越多,停留时间越来越长的时候,一款成功的游戏产品就宣告诞生了。
如何像爱上游戏那样爱上学习?
回顾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其中有多少自发的成分?在校期间,多数人都是迫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不得不学习;进入社会后,很多时候也是为了考级考证才进行学习。当这些外部压力都消失了以后,我们发现自己终于可以不用再学习了!即使偶尔捧起书本,也会被这样那样的琐事打断,学习最后都不了了之。
要想真正持久的学习,需要发自内心地认同学习对于我们人生的意义。为什么人要不断学习?因为世界在改变,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未来进行知识技和能方面投资。那么,你设想过自己五年、十年乃至二、三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吗?你现在追的剧、淘的宝、吃的瓜对那时的自己有什么帮助吗?你可能会说“到那个时候,我都可能已经完全不记得这些了”。那反过来想,你现在每天学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哪怕是通过考试取得的证书,十年后都恐怕还会对你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产生一定的价值和影响。两相比较,你觉得淘宝、追剧、吃瓜八卦还有那么重要吗?还值得你花那么多时间去关注吗?当你有意识去鉴别不同事物的价值的时候,你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具备了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有了主动意识和紧迫感,接下来还要制定学习的规则。比如每天给自己规定一定的任务量,如果完不成就不能去休闲玩耍,甚至不能上床睡觉。同时也要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反馈机制:如果你很在乎别人的评价,那么你可以把自己学习的过程和成果发在群里或者朋友圈,让大家监督你;如果你希望展示或者证明自己,你也可以把学习收获整理成文拿去发表,或者去参加比赛竞赛,争取获得名次或者证书;如果你想提高收入,你也可以学习一门技能,并想办法加以变现。再或者自己创造一些机会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
总之,当你发现学习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的时候,你就会爱上学习,并主动抓住各种机会去学习和提高。到那个时候,学习就不再是需要用恒心和毅力来维持的一件“苦力活”,而是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你会发现,生命不息,学无止境,人生的每一次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学习。
循天性 志于道
孩子们就是小太阳,如何像太阳一样永远充满活力和激情?只要循“天性”养育,便能让孩子们学习有恒心。
一、学习有恒,须立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唯有“志于道”,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才有追求的目标和动力。
二、学习有恒,须循序。“学而时习”之“时”必须谨慎待之、处之、用之。哪个年龄段学什么?必须“适时”,合适的时段读合适的书,合适的时段学合适的“艺”。
三、学习有恒,须育趣。人各有志,人各有趣。学习不感兴趣的怎能有恒心?所以,家长必须在亲子教育、学前教育中科学而智慧地养育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恒心的养育宣小不宣大,宜早不宜晚,幼年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日积月累,水滴石穿,长大定能持之以恒学习、拼搏、奋斗!
原创文章,作者:普尔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uerpx.cn/pxwd/4459.html